本篇文章3000字,读完约8分钟
中兴更换了教练,虽然这是一个谣言,最终成为现实,但它仍然让行业感到惊讶。
3月30日,中兴通讯(000063)(000063.sz)在深圳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确认了中兴通讯新的董事会和高管(报价、信息和评论)。侯为贵继续担任董事长,史立荣接替尹一民担任中兴总裁。
"尹一民实际上干得不错,被培养成了接班人."在这些事实下,他为什么突然更换教练?据《泰晤士报》记者报道,尹一民在中兴的邮箱已经被取消,这意味着尹一民将很快离开中兴?
生于,何生亮?华为和中兴之间的争端从未停止。这种教练的变化自然会让人想起华为,而中兴和华为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这导致了尹一民的更替和离职?
史立荣接替了尹一民
去年中兴通讯召开业务会议后,有传言称尹一民将离职。中兴员工表示,“尹一民很少出现在中兴内部。”有传言称,尹一民未能完成董事会设定的目标和任务引起了不满,这成为他离职的主要原因。
在巴塞罗那春节电信展上,尹一民缺席电信行业如此重要的活动甚至引发了猜测。在展会期间,当被问及这一传闻时,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没有否认,只是说“中兴通讯将在3月底前进行调整”。
3月30日,谣言成真。然而,侯为贵否认了“被迫离职”的说法,称尹一民出于个人原因提出调整自己的职位。“尹宗工作了六年,压力很大。”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更换教练对中兴通讯影响不大。bda分析师张宇表示:“中兴通讯实际上是侯为贵的掌舵人,所以尹一民跳槽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此前,一些分析人士称,侯为贵与尹一民存在战略分歧,但中兴内部人士也否认了这一说法:“虽然他(尹一民)接任侯为贵总裁一职,但他从未被重用。事实上,生意还在等着处理,各种场合也在等着出来。”
更换教练实际上反映了侯为贵对中兴发展方向的调整。
“尹一民有点像杨和的组合。一方面,他是认真和有事业心的。另一方面,他了解技术,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一位在华为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向《泰晤士报》记者描述了认识的尹。
尹一民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1991年,他参与了中兴通讯500门局机项目。当时有些同事对他说:“很聪明。写一个程序根本不需要画一个过程。你可以在早上直接在电脑上播放。晚上没有错误(程序错误)。非常聪明,这个人太熟练了。”
和尹一民一样,史立荣也是公司的元老。他在中兴的经历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而史立荣担任公司执行副总裁长达11年。史立荣和尹一民年龄相仿,但“史立荣负责市场,更成熟、更老。”史立荣是中兴通讯当年第一个进军海外市场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华为的一位内部人士这样说。
“技术背景、研发、生产管理、长期销售、多年全球销售体系,将对未来全球市场布局和突破点有清晰的把握。”3月30日,在更换教练时,侯为贵评论了史立荣。
技术能力更强的尹一民被市场背景更强、更熟悉市场的史立荣取代。“全球市场布局”是中兴通讯在侯为贵的下一个规划重点。
中兴和华为之间的差距
谈到中兴,中兴和华为之间的争端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这种教练的变化是针对海外市场的,这使得中兴和华为之间的竞争再次显得肤浅。
“华为在国际化方面走得非常快,曾经与华为平起平坐的中兴通讯被越拉越远。”中兴内部工作人员表示。
数据显示,中兴通讯2007年至2008年的收入分别为347.77亿元和442.93亿元,2009年的收入预计在600亿元左右,而华为这三年的年收入分别为970.45亿元、1295.5亿元和1491亿元。作为竞争对手,两家公司在运营收入方面的差距正在扩大。
谈到中兴和华为,尤其是近年来两者之间的差距,人们普遍对华为更加乐观。但是华为内部的人有不同的意见。
“中兴通讯是一家上市公司,不仅在通信领域,在军事领域也是如此。大量军工企业是航天企业,侯为贵早年在航天部691厂担任车间主任和技术科长。中兴具有强烈的国有企业色彩。”
这位华为人士表示:“短期内,中兴不如华为,但长期来看,中兴的长期发展将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国家进步了,人民后退了。州政府也考虑了这件事。民营企业做大了以后该怎么办?”
“华为发展太快,这似乎让中兴落后了。然而,中兴没有严重受伤。当国内3g中标时,中兴通讯的份额几乎与华为持平。在国际市场上,由于中兴通讯是一家上市公司,其财务非常透明,这也是一个优势。”不过,这位人士也表示,“中兴通讯在挑战自我和承担风险方面存在不足。”
对于华为和中兴的纠纷,侯为贵非常坦率。他说:“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竞争了20多年。通过竞争,两家公司的企业实力、能力和质量都在迅速提高。我认为这要归功于竞争。这些年来,这两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一直在增加,应该会多一点,而不是少一点。每个人都有这么多员工,很难通过领导者来激励员工。它是依靠在每个地方的充分竞争和面对面的战斗。每个人都有战斗精神和激情,这远远大于领导者的召唤。”
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一眼看上去很和善的诚实老人”的侯为贵非常低调。与任大胆的军事风格不同,出生在一个国有单位,他的管理风格稳定。因此,中兴通讯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典型的国有企业风格。
“中兴通讯的管理仍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不是业务的国际化。例如,虽然许多人听说过我研究过的6 Sigma管理,但没有真正的用例。”与中兴员工的意见一样,分析师张宇认为:“除了收入规模,从外部来看,中兴目前在海外主流运营商的业务进展落后于华为。从内部来看,中兴的内部管理比华为好。稍差一些,比如公司的内部管理规范。”
当被问及“中兴与华为的差距”时,中兴员工表示:“差距在于人。”换句话说,差距在于和任的思想和表演风格。
中兴调整华为以适应变化
但是现在,中兴通讯,一辆稳定的战车,正在加速前进,侯为贵的思维正在改变。但这可能是中兴通讯最大的挑战。
除了这次教练变动,从去年开始,中兴通讯开始严格执行半年一次从基层裁掉员工的制度,被评定为C级的员工已经被解雇。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大约5%的硬性目标,迫使员工被淘汰。据中兴员工称,中兴去年裁员6000人。
6000人被“C”的事实在中兴通讯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过度的手段引发了反弹和许多争议。从稳定的国企作风到“狼来了”,中兴通讯也应该有一个学习过程吗?但市场能给中兴多少时间来调整?
侯为贵表示,“中兴三月底就调整到位了”,这只是人事变动,真正的调整才刚刚开始。
业界对中兴通讯最近的变化有不同的看法。
员工水平的变化和教练的“预期”变化,让中兴通讯的八名高管疯狂抛售了数十万只3月1日至3月3日到期的股票,其中最大的一只卖出了8.5万股。
出售股票可能意味着中兴内部人士不赞成。然而,华为的一些人士认为,“中兴的股份可以长期持有。”
中兴通讯的变化和调整需要尽快到位,并尽快步入正轨。但竞争对手华为(Huawei)或任会对中兴的变化无动于衷,还是会有新的策略?
由于3g和互联网的出现,电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海外市场,还是所谓的“狼”,仍然那么重要吗?或许当中兴赶上华为时,华为找到了另一条路。
华为已经在做出改变。做出改变的方式可能如任所说:“一切皆有可能”,比如资本运营——剥离成熟的业务,就像传闻中剥离和上市的终端部门。相比之下,华为的视野更广阔,苹果和谷歌的方向不明。
中兴和华为,一个稳健,另一个傲慢。更合理地说,谁能在长途跋涉后笑到最后,取决于谁能跟上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
标题:中兴换将 侯为贵变法追赶华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