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6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以来,私募与银行的合作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在银行强大渠道的帮助下,私募的规模有了明显的飞跃发展。

2009年9月,重阳三期通过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600036)推出,规模为10.5亿元人民币,不同于大多数主要通过经纪渠道销售的私募。此前,阳光私募的总规模约为5000万元,部分公募资金规模不超过10亿元。重阳三期与招商银行联手后,一些优秀的私募开始接触该行的私人银行部门。

私募发行借道银行渐成趋势

银行不仅代表私募产品的销售,还积极参与私募产品投资的管理。光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阳光私募基金”等产品。

去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治理的通知》,规定“金融资金不得投资于国内二级市场的公开交易股票或相关证券投资基金,但私人银行客户不受此限制”,为高端理财留有空间。目前,中高端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为了维护自己的客户,对相关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

私募发行借道银行渐成趋势

同时,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阳光私募在中国的投资和研究水平以及公众认知度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营销团队。虽然通过银行筹集资金,银行除了销售费和托管费之外,还会从私募中获得部分产品管理费和部分佣金收入,但由于银行渠道有自己的客户数据库,所以可以尽快实现准确销售,所以双方在产品分销和销售方面的合作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私募发行借道银行渐成趋势

“私人股本基金一直在追求绝对回报的概念。对银行而言,这种投资理念必须与合适的客户相匹配。”北京银行资产托管部(601169)副总经理夏元阳在近日举行的郭进证券中国私募股权基金(600109)年会上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客户将来自银行,理财意识将会增强。阳光私募自然会被带入客户的视野。随着私人股本产品的爆炸性增长,银行与信托和投资顾问联手为客户提供服务是理所当然的。”

标题:私募发行借道银行渐成趋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