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2字,读完约7分钟
2010年初,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集团”)将触角伸向海外。继2009年8月赢得云南最大的糖业公司茅颖糖业之后,光明集团最近计划斥资15亿澳元(约合14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糖业公司csr。然而,南车拒绝了光明集团的收购计划,理由是董事会打算“拆分公司”。
俗话说,光明集团这次决心收购。在被封锁后,它没有放弃收购的意图,双方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谈判。然而,情况在2月4日突然发生了变化。根据来自澳大利亚的最新消息,澳大利亚联邦法院驳回了南车拆分其制糖业的提议,因为它不确定拆分后的南车将如何为其未偿石棉债务融资。这意味着光明集团对csr的收购可能会逆转。如果收购成功,光明将利用其庞大的分销渠道,使南车糖业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并帮助其扩大糖业生产。最根本的是,这一举动将极大地促进他糖帝国梦想的实现。
拒绝后的黎明
在收到光明集团表示愿意收购的电子邮件后,csr随后在其网站上表示:“由于csr董事会认为拆分公司更符合股东的最佳利益,它将选择继续这一计划。”Csr还表示:“只有在价值、时机和完成交易的可能性得到高度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才会与光明食品进行谈判,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保证。”然而,南车在声明中补充说,“光明食品与M&A进一步接触的可能性并不排除。”
去年6月,中国南车公开表示,计划将其蔗糖和可再生能源业务从公司其他业务中分离出来,成立一家上市公司,并计划在今年3月前完成分离。这项业务正是光明集团的收购目标。今年1月15日,csr公司发表声明称,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它更倾向于继续拆分糖和可再生能源业务。
光明集团副总裁葛曾指出,与南车拆分其糖业资产的计划相比,光明集团以现金收购的提议更具吸引力,也更安全。光明早在2009年6月就开始计划收购其蔗糖资产。
在光明集团被拒绝后不到一周,南车30亿澳元的拆分计划被联邦法院叫停,理由是对石棉受害者的可能影响不符合“公共政策和商业道德”。分拆计划被否决后,澳大利亚方面认为此举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即中国南车是否会重新考虑与光明食品的结盟。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三大糖出口国,而csr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糖企业,占据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近一半的糖市场份额,也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建筑产品供应商。从2008年到2009年,csr的甘蔗产量为1350万吨,占澳大利亚总产量3170万吨的42%。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csr的业务主要包括建筑产品和制糖业。由于摊位太大,中国南车一再报告称,近年来它希望出售其糖业,以将重心转移到主营业务上。此前,南车在中国没有任何蔗糖业务。
光明集团在给crs的信中提到,光明集团希望投资澳大利亚的食品工业,尤其是制糖业。此次收购也符合光明食品建立资源相关业务的长期战略,其中也包括食品相关、牛奶、葡萄酒和营养产品。
布局糖帝国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糖生产国和第三大糖消费国,糖产量约为1200万吨,人均糖消费量约为9公斤,是世界上人均糖消费量最低的国家之一。相应地,世界人均糖消费量为23公斤,而亚洲为16公斤。
目前,中国国内制糖技术相对落后,光明集团在收购csr时主要关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海烟草糖业并入光明食品集团后,糖业被确定为光明五大核心产业之一。目前,光明集团年食糖销售规模超过120万吨,约占中国食糖消费市场的10%。
事实上,光明集团最终希望以此次大收购为砝码,进入海外食糖市场。据悉,光明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糖烟酒(集团)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此次收购,并正式负责向南车提出收购建议。
近年来,光明集团在制糖行业不断努力。光明集团的业务结构调整将逐步进入高潮。光明集团董事长王宗南最近公开透露,澳大利亚第二大和第三大糖业公司也在探索与光明食品集团在资本运营方面的合作。
据了解,光明集团原有的制糖资产主要集中在东方先锋糖酒有限公司,包括两项制糖资产,即2007年收购的广西上商糖业和2008年收购的海南白沙糖业。2009年8月,光明集团斥资8.28亿元收购云南最大的糖业企业茅颖糖业60%的股权,茅颖糖业跻身中国十大糖业企业之列。通过控股茅颖,光明集团进一步牢牢控制国内上游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产销一体化制糖产业集团。
此前,王宗南表示,光明集团糖业已确立了“资源+网络+物流+现货+电子商务”的“五位一体”国家产业战略,形成了“资源上控、网络下控、南北配送、沿海接线”的产业布局。可见,制糖业已经成为光明集团的核心业务和支柱产业。光明糖业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正式“站在自己的一边”。越来越多的饮料、液态奶、糖果、面包、冰淇淋、罐头食品和月饼制造商的产品被纳入“亮糖基因”。
警惕结婚的风险
光明集团在第一次放弃收购绣球后被拒绝,最关键的因素可能是价格。分析师认为,澳大利亚坚持最初的拆分计划可能是为了提高报价。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辰表示,中国南车拒绝了光明集团的收购,并被怀疑借此机会提价。“如果csr真的想剥离糖业,它不会说‘只有在价值、时机和交易完成的可能性高度确定的情况下’,这表明该公司急于出售,但希望获得更好的条件。”
陈辰指出,csr的声明使用了迂回战术来提高报价。“这与卡夫此前在巧克力行业收购吉百利非常相似。也就是说,双方都意识到并购的必要性,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双赢交易。区别只在于价格。”据其分析,目前国际和国内糖价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光明要想成功收购,需要准备更多的“礼金”。
业内人士对这种“婚姻”并不乐观。精准营销专家朱认为,csr股东对中国的资本、管理和技术持谨慎怀疑态度。“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行为模式的矛盾和冲突。”事实也证明,中西方内部管理的整合是跨国并购中最关键、最困难的一步。
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对光明集团的收购风险表示担忧。东方依格糖业分析师高旺提醒说,糖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因此短期收购风险相对较大。“目前,整个制糖业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价格都很高,这很可能影响到收购后公司的利益。”
此外,合并还面临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压力。专家认为,即使双方达成协议,此次收购也需要经过中国商务部等部门的审查和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对于许多潜在的外国竞标者来说,这可能是csr抛出的“烟雾弹”,主要是为了提高价格。光明需要做的是等待时机,不要轻易提价。
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的热情逐年上升。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增长迅速,达到107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4倍。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大多限于能源和矿产,这些投资去年受到了更严格的政治审查。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审批的阻力是业内人士担心收购最终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办公室主任任晓认为,与采矿业不同,糖果业不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光明投资纯粹是商业行为。他建议外国应该用放大镜来检查中国企业。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做好“备课”工作,确保投资顺利进行。
标题:收购计划被拒后现转机 光明欲14亿美元收购澳糖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