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5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外国零售巨头正在中国大规模扩张。自2009年以来,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在中国的扩张势头明显。截至2009年9月,新店数量已达到35家,而前几年新开的新店平均数量约为10至20家。中国战略决策研究协会企业战略专家委员会专家和行业观察员余庆娇表示:“要警惕外资攫取控制权的风险。”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这种来自清教主义的提醒不是空指向风。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在深圳开了第一家店。在接下来的13年里,沃尔玛凭借其资本实力和供应网络迅速扩张。截至2009年,沃尔玛在89个城市开设了146家超市,包括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以及二线城市成都、沈阳、长沙、济南、青岛和杭州,每年有2.6亿国内客户在沃尔玛超市购物。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04年中国连锁企业百强”排名,沃尔玛在当年百强连锁企业中排名第20位,销售额为76.3亿元;在2008年中国百强连锁企业名单中,沃尔玛以278亿元的营业额排名第九。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事实上,沃尔玛和其他外国投资者“入侵”了中国的零售业,除了增加店面和拓展领域,还有另一种方式——玩游戏规则。在这种看似普通的经济和市场行为背后,有一场激烈的“暗战”——外资正迂回进入中国零售业。他们试图通过品牌竞争和并购-产业入侵-产业链垄断的迂回路线逐步抢占中国零售市场,并通过跨国战略寻求高额利润,从而影响产品价格和产品生产结构。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现在,业内有人担心,一旦沃尔玛等外资控制了国内零售业的整个产业链,就完全有可能进行联合垄断,获得主要商品的定价权。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通过提高消费价格来剥削消费者,通过降低购买价格来剥削生产者,增加中间利润,并为了自身利益合法地向中国出口利润,从而“绑架”中国消费者、供应商和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根据外资争夺资本市场的最终目标分析,在赢得价格战后,外资必然会通过产品品牌和并购来垄断产业链,中国零售业的“失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帝亚吉欧集团对方水晶的并购也表明,外资已经开始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与国产葡萄酒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发展到资本市场,零售业即将面临行业主权的“丧失”。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这表明外资将以一种“冷暴力”的方式侵入中国零售业,其趋势将越来越激烈。然而,谁会关心这个严峻的现实呢?与“凯雷收购徐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和“娃哈哈与达能的产权纠纷”相比,中国零售业一直受到外资的“冷遇”,但却没有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虽然我们每天都阅读报纸和在线财经评论,但是很难看到涉及相关内容的评论。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有人可能会说,外资与零售业有什么关系?只要有钱,国内外超市都会买一样的东西。一些零售企业甚至不同意,并尽力满足外资的需求。在接触外国公司时,有一句话几乎成了一句口头禅:“外国公司并购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应干预。”措辞上的这种微妙变化让我们担心一些零售企业的命运。所谓担心,并不是说他们掌握着外国公司的大腿,无论如何也要跟着他们走,而是说一些有投机或赎回意图的零售企业急于卖给外国公司,这太贵了。

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也许我们是零售企业的老板,选择被外资收购是可以理解的。它的员工甚至可以夸口说,他们已经立刻从私营企业的员工变成了跨国企业的员工。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将失去另一个能够影响国际零售市场的企业。重要的是要知道,所有的外资并购自然不会选择那些“中低档”企业,而是那些已经证明在中国零售市场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继续进入外资的怀抱,狭义地说,我们一些领先的零售企业将来只能是外资的“跑者”。

标题:谁在乎中国零售业遭遇外资“冷暴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