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8字,读完约3分钟
房产税能调节房价吗?真的不一定。
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当然是现在),在公共场合放屁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所以如果每个人都在一起,有人偷偷放屁,每个人都必须找到他,当面羞辱他。这种情况有点像当前的房地产市场。
每个人——包括政策当局——都在寻找推高房地产价格的人。例如,开征物业税似乎是找出“坏人”的好办法,这样“坏人”就会多缴税,大家都会很高兴。因此,对于房产税,媒体的总体趋势是“快!来吧!快收那些坏人的财产税。”。如果火星人也能阅读地球上的报纸,他们肯定会列出中国,因为中国人似乎是唯一喜欢向政府纳税的人。
征收房产税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吗?
说到这,我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个同事,王毅——因为他是一个百万富翁,所以用一个化名——在我们的几个熟人中,王毅最突出的本事就是他能在200米的距离分辨出一辆深红色的旧车是李霞还是富康。这项技能是在北京出租车价格不统一的情况下练习的。当时,李霞每公里比富康便宜40美分。虽然王毅拥有数千万的资产,但他非常担心自己能否享受这种差价。当北京的出租车价格涨到每公里2元时,王毅停了一会儿出租车,开始和我们一起坐公交车。然而,这种变化只持续了半个月,王毅又开始打车了。首先,由于他的旅行习惯,他负担得起,所以他容忍了出租车价格的上涨,后来他没有因为出租车价格而感到任何不适。我计算出税收对刚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相当于出租车价格上涨对出租车频率的影响。
当然,有些人会说,消费行为不能等同于税收,所以让我们来看看罗伯特弗兰克对税收和行为的调查。当然,弗兰克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涓滴效应的不合理性,所以他反对对富人减税。在个人财富中应用所谓的涓滴效应意味着富人不仅会使自己变得富有,因为富人在变富的过程中想消费并雇佣更多的穷人工作,所以穷人在变富的过程中也会受益匪浅。在布什时代,为了促进消费,政府采取了降低富人边际税率的政策。然而,弗兰克发现,小布什时代美国工薪阶层的平均收入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甚至低于80年代,而1%富人的年收入增加了4倍,上市公司高管的收入增加了10倍。
涓滴理论的支持者认为,虽然当时美国的贫富两极分化正在加剧,但如果对富人课以重税,就会使人们“按利益动机办事”。例如,富人会因为重税而变得懈怠,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会缺乏冒险精神,使得股东很难获得更高的利润,经济发展会更加停滞。
然而,弗兰克的数据统计与涓滴理论者的不一致。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阿尔贝托·埃伦斯纳和丹尼·罗德里克使用了来自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的65个工业化国家的抽样数据,发现在国民收入集中在5%至20%的最高收入群体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较低。如果基尼系数越低,中低收入群体享受到的经济发展成果越多,经济增长率就越高。
至于边际税率,弗兰克还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日本——日本经济几乎是世界经济的反例仓库。如果你想否认任何流行观点,日本几乎可以找到反例。据统计,日本高管的收入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边际税率也远远高于美国。然而,没有证据表明日本公司高管工作时间更少,表现也更懒散。
事实上,这些例子可能与弗兰克的目标不完全一致。这些例子都证明,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适应一个税率,税收不能改变人们的刚性需求,但最多只能暂时扰乱人们的刚性需求。当然,如果税率太不合理,结果将不是需求的变化,而是一场革命。
如果住房是刚性需求,那么住房保有税不会对住房价格产生绝对影响。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物业税能调得动房屋价格吗?或许不是好主意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