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1字,读完约2分钟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过去在中国发展保守,试图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在中国迅速发展动物保健,并拓展到非处方药领域。这家家族制药公司去年在全球15大制药公司中增长最快,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
“目前,勃林格中国在世界上的份额相对较小。如果我们能实现今年的销售目标,我们将为整个全球公司的增长率做出巨大贡献。我预计大约是15%。”5月6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潘大伟告诉记者。
根据ims(全球最大的医疗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2009年,Bollinger的全球销售额增长了11%,远远超过了6.7%的市场平均增长率,将罗氏、礼来、诺华和其他制药巨头甩在了后面。与世界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相比,勃林格仍然是在华跨国制药公司的“第二梯队”,因为他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去年9月,赛诺菲万安中国总经理潘大伟出任中国区新任董事长。他为勃林格中国制定了“追赶-新产品发布-领先”的三步发展战略,未来三年将是公司的“追赶期”。
潘大伟告诉记者,在中国成功的跨国制药公司要么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要么拥有单一的产品线,以获得市场细分的领先地位。他统计了在中国发展最为成功的十大跨国制药公司,其中大部分涵盖了八大治疗领域中的四至五大领域,如礼来和阿斯利康;或者它是某个特定领域的领导者,比如专注于癌症的罗氏和专注于糖尿病的诺和诺德。
正因为如此,潘大伟希望博林格也能在产品线丰富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新产品的推出,扩大覆盖范围,在中国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
他还指出,与处方药业务相比,非处方药是公司目前的薄弱环节。勃林格直到2006年才进入中国场外交易市场,他在场外交易领域的产品组合相对较少,只有两种产品规格。未来,他希望通过购买本地成熟产品,包括直接并购中国公司,来丰富场外交易产品线。
“目前,有三个对象正在接受调查和谈判,其中包括中成药领域的一个品种。并购的方向将集中在价格较低、覆盖面较广的制药公司。”潘大为透露。
动物保健领域也是勃林格试图在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利润点。勃林格不仅打算将全球相关领域的新产品引入中国,还寻求通过合资企业实现相关疫苗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他告诉记者,动物保健市场潜力巨大,勃林格目前正在与广西一家相关企业洽谈合资事宜,将投资5000万美元成立一家生猪疫苗生产经营企业,双方各持有50%的股权。
标题:勃林格殷格涵欲在华收购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