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5字,读完约3分钟
作者不在商界,也不在职场,也没有研究过企业。因此,他对中国不同文化背景企业的生态和文化没有经验和研究。然而,从媒体报道来看,尤其是职场人士通过网络交流发布的信息,似乎职场人士对mainland China台资企业的生态和文化持负面态度的比例异常高。今年上半年,富士康有八名员工跳楼身亡,这令人震惊,也证实了社会的评价。
这让我感到困惑。因为学术交流,我去过台湾两次。回来后,我告诉大家,在我去过的有限的地方中,台湾是最好的地方,这让人们有回家的感觉。走在台北和台南的街道上,我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认识了一些台湾的学术朋友。他们通常温和、温和、平和,不像大陆学者那样粗俗。这不仅仅是我的看法,很多去过台湾的朋友都有这种印象。例如,一些大陆游客在媒体上称赞台湾的良好和醇厚的习俗,人们并不担心。
这种感觉可能来自海峡两岸过于悬殊的反差,也可能是美丽的。但我相信,这种看法可以得到一些可信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双方的文化细节是不同的。大陆经历了几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其传统被彻底摧毁,尤其是由宗教和历史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网络被严重破坏。社会的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崩溃,人类的生存和人际关系已经回到了某种“自然”状态。相反,在台湾,尽管现代性受到侵蚀,传统并没有被人类强烈摧毁。在台南,民间信仰的寺庙随处可见。因此,社会教育体系仍在发挥作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台湾社会发展了中国文化界最发达的慈善和公益体系。我经常想,大陆文化的推广和大陆人民风俗习惯的改善,迟早要靠台湾的反馈。
基于这种印象,面对媒体对mainland China台资企业的负面报道,如台资企业员工福利待遇低,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频发等,我有些不解:为什么mainland China的台资企业不像台湾的中华文化那样亲切、醇厚?
我不太了解这个岛上台湾企业的生态和文化。然而,可以推测,当台湾人在当地创业时,他们会将中国文化,包括其支柱——儒家伦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至于儒家伦理,人们普遍认为它注重家庭关系,把家庭和家庭关系作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模板。一些企业文化专家也表示,台湾企业注重在员工中营造一种“家庭般”的氛围,如营造家庭氛围,培养员工和谐勤奋的精神。
这样的企业文化确实能收到许多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如果你在一个同质的社区或熟人社会,企业文化和氛围是非常美丽的。然而,这种企业文化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一旦你离开这个社区,进入陌生人的社会环境,这种企业文化很容易被扭曲:不是每个人都能组成一个家庭。由于隔阂,大陆人的精神状态与台湾人有很大的不同,台湾干部与大陆员工之间也有很大的隔阂。这可能是台资企业在mainland China总是处于雇主受欢迎程度较低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目前进入大陆的台湾企业大多集中在电子行业,初期都是以“贴牌生产”起步,这一切都为成本控制让路。这种企业形式将导致家庭式管理概念的惊人变化:管理者创造情感只是为了榨取员工的血汗。管理者仍然是父母,但是慈爱的父亲现在已经变成了严厉的父亲,拼命追求家庭的其他成员。在经理们看来,他们并不认为这种变化有什么不自然的。他认为既然每个人都是一个家庭,那就应该是。当他以这种方式压榨每个人时,不仅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整个家庭的利益——他唯一忘记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永远不可能分享幸福。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用台湾的文化拯救台资企业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