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9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进展,并将开始建设备用充电站;该计划一旦实施,将能够迅速占领市场。”5月18日,中石化总部的一位人士透露。
作为国内汽车燃料市场的领头羊,2009年中国石化成品油销量达到1.24亿吨,占当年国内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推出,中石化无疑期望继续书写这一辉煌,其法宝是遍布全国的3万个加油零售终端网络。
加油站/充电站具有一定的位置垄断属性,尤其是在土地稀缺的一线城市。在以往的成品油市场竞争中,中石化凭借其庞大的终端网络和燃料卡销售手段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推出,这个网络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今年2月,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与北京市政府背景的首科集团共同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北京中国石化首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首科新能源)。
按照最初的设想,首科新能源将利用中石化现有的终端网络,将部分加油站改造成加油和充电综合服务站,以确保纯电动汽车在北京的大规模应用。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规划,2009年至2012年,北京将实现5000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规模,新能源第一分公司将保证未来的能源供应。在市场培育阶段,主要负责公交收费。
据北京市政府官员介绍,北京新能源示范车队将主要为纯电动汽车,年内将购买1000辆纯电动环卫车和200辆新能源公交车。目前,纯电动环卫车正在西城区试点,其低噪音、无污染的特点有效改善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到2011年,电动汽车将占到这个城市所有公共汽车和环卫车辆的三分之一。此外,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也提出了在年底前实现500辆纯电动出租车的示范运营。
“选择与我们合作,北京市政府重视中石化遍布全市的终端网络。通过使用这些加油站,改进了充电设备,工艺简单,成本不高。此外,政府还为改造加油站提供补贴。”上述中石化人士表示。
根据中石化的计划,一旦新能源的第一个分支成功,其运营模式将很快复制到全国其他地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石化将很快启动充电站计划,而中石化一位人士向记者强调,有必要“袖手旁观”。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等一系列市场支持政策出台之前,国内电动汽车市场无法形成规模。如果我们现在盲目行动,我们将错过许多合作的机会。毕竟,在这场竞争中,中石化更多的是扮演了渠道提供商的角色。
标题:中石化备战新能源:充电站一触即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