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

一些地方政府紧跟潮流,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能源汽车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而中国市场启动缓慢。在这种形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期待着金融政策的支持。

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表示将全面推广节能汽车,相关部门将在5月底前发布具体实施细则。

问诊新能源汽车

但是,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实施细则的出台会不会带来期待已久的回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商业生存会迎来光明的春天吗?《中国经济与信息化》记者就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中国汽车产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部汽车产业损害预警专家陈光祖。

问诊新能源汽车

头发花白、年近八十岁的陈光祖早年参与一汽建设,曾任中国汽车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他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人。

问诊新能源汽车

分裂是严重的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否与外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陈光祖:以前,中国总是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市场同步起步,水平相当。”这句话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在今年的中国汽车研讨会上,几位从海外考察归来的汽车企业首席执行官承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问诊新能源汽车

在锂电池、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上,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例如,中国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锂正极和锂电池薄膜等核心材料主要从日本nec、东芝和美国a123进口。

问诊新能源汽车

目前,国外企业正在研究纳米电池和超导电机等尖端产品。如果他们成功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更加落后。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你认为5月5日发布的通知是否意味着政府将大规模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它真的会启动民间消费市场吗?

陈光祖:如果这个行业不能发展,补贴也没用。财政补贴政策只能在事后生效。目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是能否大规模生产。它能被工业化吗?政府应该让企业有能力生产产品,然后再给予补贴。

问诊新能源汽车

如果企业不能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社会基础设施不完善,应该补贴谁?目前,政府应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然而,之前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明确新能源汽车是科技示范产品还是需要产业化的产品。在这方面,“人们可以使用它”应该是第一考虑。

问诊新能源汽车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你认为一些部委或地方政府出台的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吗?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问诊新能源汽车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