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7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中国港口和航运业出现了两次引人注目的商业投资:领先的航运公司中远集团(COSCO Group)总裁魏家福拜访了希腊总理,并承诺继续推动对希腊港口的投资;领先港口上海港集团(600018)宣布收购马士基集团旗下比利时Zeebrugge码头公司25%的股权,迈出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这两起事件都发生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之时,当时该行业担心其经济可能“双底”。作为中国最早融入全球化的产业之一,为什么港口和航运业要在这个时候“走出去”?
事实上,中国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始终坚持分散投资的原则。欧洲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外汇储备最重要的投资市场之一。此外,中国还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欧元区将能够克服困难,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中远太平洋(601099)研究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就欧洲经济而言,短期内是有风险的。然而,欧盟近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其市场不稳定,也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中远集团发布的信息还显示,尽管希腊深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但在中远集团及其盟友的共同努力下,该公司今年1月至4月接管的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的货物吞吐量增长了43%。中远集团仍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并与希腊航运业一起努力将比雷埃夫斯港建设成为地中海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根据今年全球贸易形势,包括拉美和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将是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为什么像上海港务集团这样的企业第一次走向世界,选择了欧洲这个难以经营的地方?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弥漫 中国港航业为何还要走出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