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3字,读完约4分钟

对吉利汽车来说,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沃尔沃品牌仅换得18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一次“不花钱”的销售。

然而,这本看似合理的书并不意味着福特汽车会放弃与空.的品牌合作事实上,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了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协议达成后,吉利总裁李书福4月2日表示:“沃尔沃以审批结束作为债务承诺问题的分界点。”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根据沃尔沃目前约35亿美元的债务,尽管大部分是在审批完成前生产的,吉利仍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同时,在交付18亿美元后,吉利将为沃尔沃提供9亿美元的营运资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沃尔沃自2008年开始亏损,当年亏损金额达到16.9亿美元。显然,对于年轻的吉利汽车来说,27亿美元的总交易是否划算还有待观察。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然而,与吉利成功进入沃尔沃相比,中国企业更多的海外并购往往以失败告终。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速度平均每年增长17%,但最终有高达67%的并购失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和SAIC未能在韩国持有双龙都是惨痛的教训。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北京智威律师事务所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这些公司在海外并购中最终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忽视了法律风险。”“由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的复杂法律环境往往超乎想象,即使吉利成功收购了沃尔沃,它仍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此次收购得到了工会的支持,未来仍需平衡各方利益

当时间回到2008年12月,由于美国汽车工业的严重衰退,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宣布将以60亿美元的低价出售其10年前以64亿美元收购的沃尔沃汽车。

随后,这个瑞典汽车品牌吸引了许多收购者,包括中国吉利汽车。长安集团、法国雷诺集团、奇瑞甚至瑞典政府都对收购沃尔沃表现出极大兴趣。然而,当金融危机的寒流不期而至时,这些咨询成了过眼云烟,沃尔沃成了一个“老女人”。此时,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赢的吉利汽车抓住机会,在2009年5月1日前后向沃尔沃伸出了橄榄枝。由于在融资和谈判策略准备方面做足了功课,2009年6月有报道称双方达成了初步意向。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同年10月28日,吉利汽车发表声明称,福特已选择吉利集团作为沃尔沃的首选投标人,预计相关进展将很快公布。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一直很顺利的并购遇到了第一个障碍——沃尔沃企业工会开始发出反对声音。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沃尔沃工会表示,中国企业一直将低成本劳动力视为成功的重要因素。面对沃尔沃员工相对较高的工资和瑞典政府带来的诸多高额福利负担,吉利汽车可能会选择大量裁员,从而为自己节省这部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与沃尔沃品牌沉淀的历史和文化相比,吉利汽车能否整合和理解其工作方法,能否在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甚至沃尔沃能否与原供应商保持合作,学习先进技术,都是工会关注的问题。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可能会整体转移到中国,这将会在未来的欧洲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非常不利于瑞典未来的就业机会。此时,为了确保收购的顺利进行,2009年底,李书福与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管一起飞往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汽车总部,与沃尔沃工会的代表进行对话。这一次,李书福做出了不裁员、保护沃尔沃员工利益的书面承诺。另一方面,他邀请瑞典媒体和沃尔沃工会代表访问吉利中国总部,亲自回答工会和媒体代表的提问。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在吉利汽车的真诚努力下,沃尔沃工会代表团于2010年1月底访问了吉利,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得到了吉利的满意答复。瑞典沃尔沃汽车联盟最近立即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称其接受吉利集团为沃尔沃股东。

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被工会认可可以说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最坚实的一步。”北京智威律师事务所的上述人士表示,许多试图收购西方企业的中国企业因为裁员和员工薪酬差异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作为希望不断成长的吉利汽车,如果想在未来进一步发展,就不可能在日常运营中完全绕开外国工会的利益。如何平衡国外工会的强大力量仍然是一个难题。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汽车业海外并购样板:吉利“豪娶”沃尔沃仍存三障碍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