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8字,读完约3分钟
第二次进入中国寿险行业的持股比例最高,为20%
4月6日,本报获悉,日本财产保险巨头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将投资24亿日元(约1.75亿元人民币)于总部位于杭州的新泰人寿保险,持股比例为7%,正式进入中国人寿保险市场。
据悉,三井住友的持股将于4月份完成,并将派出非常驻董事。这笔交易已经得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此外,住友三井株式会社仍在研究未来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20%。
“这不是三井住友第一次进入中国保险业。去年12月23日,三井住友作为基本投资者认购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的股权。这一次,它直接投资于中国未上市寿险公司的股权。”4月7日,上海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本报。
小比例投资
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浙江新泰人寿向三井住友发行4585.5万股,投资约1.75亿元人民币。根据这一计算,三井住友的股价为每股3.82元,比原股东高2.82元。增资完成后,三井住友将成为新泰人寿的第六大股东,仅次于巨化集团和浙江李咏实业,新泰人寿的注册资本也将增至6.55亿元。去年CPIC H股上市时,作为基本投资者的三井住友以6500万美元的价格认购了CPIC H股,约占总股本的2%。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三井住友的两只投资基金并不多,但其投资方法显然比几年前欧美保险巨头的投资方法要谨慎得多。
“投资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显然比在合资企业中成立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要小。无论是商业风险还是投资,如果你是控股股东,你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一个金融投资者,即使几年后你看不到盈利的希望,你也可以以高于成本的价格转让股权。如果参与的寿险公司有上市计划,那么外资必须增加投资比例。”上面的分析说。
三井住友采取了这一举措。三井住友6日宣布,未来将有一个逐步将持股比例提高到20%的计划,而新泰人寿的高管则公开表示,未来将成立财产保险公司和财务控制集团,最终目标是以财务控股的形式上市,从而为外国股东规划出一幅美丽的蓝图。
“我们将优先向中国市场投资资源,包括资金。”去年11月,三井住友执行董事兼亚太区总裁史元进在广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井住友的海外战略亚洲第一,中国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三井住友未来将优先向中国市场投资包括资本在内的资源。在投资CPIC和参与新泰之前,它证实了这座城市最初的进步。
股权三年内不得转让
在中国保监会的批复中,记者还发现,中国保监会规定,三井住友在新泰人寿的股权三年内不得转让。
“在以民营企业为背景的主体中,新泰人寿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而随着三井住友未来扩大持股比例,其管理将更加规范。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三井住友持有的股权在三年内不得转让,这是为了防止外国投资者追求短期利益。然而,就日本公司的投资风格而言,他们更注重稳定投资。此前的广播电视人寿保险,在中国股东SVA的情况下,连续几年遭受损失。日本人寿保险仍然坚持新股东。”4月8日,一家经纪机构的保险分析师说。
“未来,如果外资想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更多地参考这种模式。首先,合资人寿保险的许可证将越来越难获得。其次,即使三年内禁止股权转让,三年后退出也比成立合资寿险公司要好。等着七年左右的利润周期缩短一半,为什么不引进外资呢?”4月9日,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管理层表示。
标题:三井住友入股信泰人寿7%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