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5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两家深圳led(发光二极管)公司在海外遭遇专利诉讼,最终以和解赔偿告终。”深圳led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Xi·荣石最近对此表示担忧。
与过去的dvd行业类似,核心专利壁垒就像一把悬在中国led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由于核心专利被海外制造商控制,中国企业随时都面临着核心专利被侵犯的风险。
一个相关的行业现实是,目前中国led企业60%以上的产品销往欧美等海外市场。
“由于全球led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led企业遭遇的专利诉讼仍然非常有限。”中国光学与光电子执行董事尚松认为,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led企业将面临越来越高的专利风险。
"这一次,我们不能再输在起跑线上了."尚松提醒说,为了避免中国led产业重蹈dvd产业的覆辙:“在led专利战中,中国企业应该提前做出反应。”
4月28日,深圳led专利联盟筹备会召开,来自led芯片、照明、背光、显示屏等领域的70多家深圳led企业齐聚一堂。这将是中国第一个led专利技术产业联盟。
齐荣石也是这个联盟的创始人之一。他哀叹道:“在这场专利战中,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但机遇依然存在。”
发光二极管的专利壁垒
据记者了解,led上游芯片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亚洲、飞利浦和欧司朗等几家外资厂商。
例如,芯片基板制造、蓝宝石基板技术和碳化硅基板技术等主流技术目前仅由日本日亚公司和美国克里公司控制。中国使用的大部分蓝宝石衬底技术都是日本利雅得的,但是他们需要向日本利雅得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
“实际上,中国企业很难在上游突破领先的专利封锁。”益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军告诉记者,正是对外国制造商上游专利技术的控制,成为压制中国led制造商海外市场的“利器”。
“过去一年,遭遇专利诉讼的中国led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尚松告诉记者,"专利战"的方法并不仅限于简单的诉讼。
“专利战只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因此,许多拥有专利的外国竞争对手会直接向海外涉嫌侵权的中国led公司的下游客户发送律师函。尚松告诉记者,由于下游客户害怕连带责任,他们经常停止购买中国led产品:“因此,许多中国led公司直到失去海外订单才知道自己被起诉专利侵权。”"
事实上,“专利壁垒”的标志也可以从中国led企业海外市场分布图中看出。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的led应用产品主要集中在欧洲、南美等主要市场。在led需求旺盛的日本,中国品牌很少涉足。
“在日本市场,中国led公司基本上依靠OEM来发货,但没有独立品牌。”冯军分析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市场对专利侵权的调查极其严格:“这使得许多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放弃这个需求巨大的市场。”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专利门”卡住中国LED 深圳企业抱团出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