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7字,读完约3分钟

未来,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在手机终端建设增值业务时,不应独占性或固化性,以确保手机用户选择和了解消费的权利。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手机定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合作生产定制手机做出了详细规定,加强了定制手机内置增值服务的管理,要求定制方加强对定制手机内置服务的审查。用户对MIIT的这项新政策有什么看法?天一宝网站针对广大网民展开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的网民同意并支持这项新政策。

手机定制规范凸显3G监管重视保护用户权益

事实上,《条例》的目的是确保手机用户有权选择增值服务、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服务。首先,手机用户有权选择增值服务。《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定制方在定制手机上提供自营增值服务时,不得限制消费者使用其他增值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增值服务。”第二,手机用户对运营商及其网络的选择。《条例》第11条规定:“定制电话不得锁定网络,允许消费者选择其他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相同标准网络服务,并能实现基本通信功能。”第三,手机用户有选择sp服务的权利和了解消费的权利。《条例》第14条规定:“定制手机不得内置固定的服务点代码、服务点服务链接和服务点客户端软件。”显然,这一条款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非法服务提供商的沉重打击。

手机定制规范凸显3G监管重视保护用户权益

在3g时代,手机用户对手机款式和信息服务的选择大大增加。应该说,内置服务是手机终端发展的一个方向。然而,一些sp服务提供商与手机制造商串通,通过手机主板和操作方案设置“后门”,将充电菜单植入手机。用户点击后将被收费。这些非标准的内置业务,引诱和设立后门,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据相关调查,业务或应用违规的内在利益链大致如下:sp直接与手机厂商合作,手机内置收费菜单,手机厂商向sp收取一定费用。当消费者购买手机并开始使用时,这些手机中的程序会以各种方式向用户收取商业使用费和信息费。例如,定制的短信会自动发送给后台的运营商,以定制昂贵的服务提供商服务。一些程序甚至可以智能地回复运营商的确认信息,并屏蔽用户。也就是说,各种形式的信息定制和收费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手机定制规范凸显3G监管重视保护用户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条例》只关注定制手机这一类别,而具有各种sp服务或收费软件的手机大多是假冒手机和假冒品牌手机等。这种手机预装了一些软件,如天气预报定制、股市行情、各种游戏或聊天软件等。,成为各种“吸费陷阱”,使消费者不知不觉地被收取费用。在市场上,许多假冒手机因其宽屏、低价和功能多样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些手机大多使用mtk平台,该平台内置了大量不能删除的收费服务。如果不小心,手机用户会掉进“充电陷阱”。

手机定制规范凸显3G监管重视保护用户权益

鉴于该条例仅限于定制手机,如果消费者购买山寨手机,应注意避免使用非手机的基本功能;短信功能和娱乐应用功能是最容易与电荷吸收项目。消费者在遇到这样的手机功能菜单时一定要小心。同时,消费者应该定期检查电话费。智能手机用户还可以安装手机保安员体验版,进行手机安全检查、扣款软件测试等。,及时发现和控制手机中的相关消费项目。

手机定制规范凸显3G监管重视保护用户权益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遏制各种侵犯用户选择权的行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山寨手机和sp产业链的监管,加大对非法制造商的处罚力度。我们认为,《条例》的颁布只是第一步,将会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和政策,确保手机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通信网络和信息服务,并明确消费。

标题:手机定制规范凸显3G监管重视保护用户权益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