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0字,读完约4分钟
本月,它分别增持了166.8万股和39万股
自去年年底以来,香港首富李嘉诚大幅增持了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
根据香港联交所上周五的股权交易披露,李嘉诚在1月11日再次增持和记黄埔39万股,持股比例升至51.79%。在此之前,李嘉诚在1月8日宣布,他计划通过一项协议安排,将何典国际私有化,每股价格为2.2港元,并在当天增持了166.8万股。
为什么超人经常增加他的财产?这是在为私有化和电力国际化铺平道路吗?
声称增持与私有化无关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数据,在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李嘉诚增持和记黄埔14次,动用了超过7亿港元;它增持了长江实业27次,动用了约21亿港元。今年1月,李嘉诚两次增持和记黄埔,五次增持长实,涉及近4亿港元。
随着李嘉诚控股活动的暂停,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已见底反弹。最近几个交易日,表现更为突出,超过了恒生指数的涨幅。李嘉诚在这两家公司的持股价值已达到2000亿港元,新年的账面收入已超过4000万港元。
李嘉诚密集的“大动作”在市场上引发了许多猜测,这些猜测通常被认为与私有化和国际电力有关。不过,李嘉诚不久前出席集团的周年晚宴时,强调增持股份与私有化无关,而是表示对公司有信心,并表示日后会继续增持股份。
野村证券还分析称,李嘉诚私有化和国际电力是独立事件。“私有化和电力国际化的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后者的现金。”
意在重组全球电信业务
1月8日,HKEx宣布何典国际被李嘉诚的子公司和记黄埔以每股2.2港元的价格私有化。半年前,李嘉诚告诉媒体,他不会像他的儿子李泽楷(指PCCW私有化)那样浪费金钱和劳动力。今天,李嘉诚认为,私有化虽然困难,但“即使困难,也要做。”
事实上,李嘉诚对何典国际的资本运作并没有停止。第一笔交易发生在2007年5月,当时该公司出售了在印度和以色列的业务;2009年5月,该公司将其在香港和澳门的业务拆分为和记电讯,并在香港上市;2009年10月,何典国际计划在泰国出售其移动运营业务。通过出售这些股票,何典国际拥有超过80亿元的现金。目前,何典国际仅存的业务分布在印尼、斯里兰卡、越南等新兴市场,这些都是需要大量资本投资的无利可图的手机业务。如果何典国际私有化并被和记黄埔收购,将为和记黄埔未来部署“大动作”提供强大的现金支持。
一些市场人士指出,李嘉诚按照其一贯的私有化和分拆方式,进行资本运营,培育不成熟的业务,以更好地满足其在印尼、斯里兰卡和越南等新兴市场对无利可图的手机业务的资本需求。综合分析显示,李嘉诚私有化和国际电力的真正目的是重组其全球电信业务。
电力私有化仍然不稳定
如果何典国际的私有化能够成功完成,这无疑将成为李嘉诚资本运作中的又一个精妙案例。何典国际于2004年10月被和记黄埔分拆上市。当时,发行价为6.01港元。现在,和记黄埔以每股2.2港元的价格被完全收购,净收入为每股4港元。
然而,金融界普遍认为,尽管何典国际的私有化定价合理,但能否通过仍不确定。根据何典国际在联交所发出的公告,私有化方案须由何典国际的少数股东决定,并须获得超过75%的支持票、少于10%的反对票,以及出席会议的大部分股东同意,方可通过。这笔交易应该在今年7月30日前完成。
一些证券分析师指出,最近市场上成功的私有化案例并不多,私有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困难的。此外,随着最近市场状况的好转,少数股东可能不愿意私有化。此外,只要10%的股东反对,私有化就会落空,所以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就成了关键。
李嘉诚私有化和电力国际化的决心已经确定,即使面临巨大困难,也很难停下脚步。增持表明对公司前景的信心,并可能被视为实现目标的另一个“超人”姿态。
标题:李嘉诚力挺和电私有化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