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51字,读完约9分钟
“我想想看??”他皱起眉头。
挂断电话,Xi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兼西飞国际(000768)(000768.sz)董事长孟祥凯无奈地对《商业周刊》说:“今年太忙了,不断换频道,看起来有点累。”
“但现在看来,还是有收获的。”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
孟祥凯的收获是在牛年的最后一个月。2009年12月3日,西飞集团在维也纳的一个盛大仪式上成为主角,并收购了奥地利航天零部件制造商费希尔先进复合材料部件有限公司(facc)。facc的原始股东特别选择了豪华典雅的palavicini Palace举行股权交付仪式,奥地利政要、名人和顶尖艺术家齐聚一堂,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都在此举行音乐会。
Facc是奥地利宣传本国高科技产业时经常提到的第一家企业。它从事空航空复合材料部件和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它是空客户a380的一级供应商和波音787的二级供应商。它是波音和波音。目前,公司拥有1500多名员工,四个制造工厂,两个工程部门,一个服务公司(加拿大)和一个客户支持中心(美国)。在2008-2009财年,facc实现收入约2.77亿欧元,营业利润640万欧元,手头合同价值约18.6亿美元。该公司的原始股东包括奥地利盐业公司和滑雪板制造商费希尔公司,分别持有47.5%的股份,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沃尔特斯蒂芬持有其余5%的股份。据悉,由于主营业务投资高、回报期长,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股东有意出售其股份,由西飞集团和香港atl公司共同持股的香港期货投资有限公司已收购了facc公司91.25%的股份,涉及近1亿欧元,其中西飞占90%,香港atl公司占10%。
这是中国航空空工业公司的首次海外收购,也是中国企业在中欧的最大规模收购,也是亚洲航空空制造公司对欧美同行的首次收购。
Facc对中国市场并不陌生。2004年,facc从中国获得一份价值1.4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为中国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提供配件。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facc负责arj21-700全舱的R&D和制造,而西飞也是arj21的一级承包商,负责机翼、中机身和前机身的制造,承担了arj21项目总工作量的62%,是新支线项目的主要供应商。
孟祥凯表示,收购完成后,西飞将组建以facc为核心的航空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发中心和以中国为核心的制造中心,充分发挥facc贴近市场、贴近用户、集聚高科技人才的优势,以及中国大陆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能力较强的优势,为中航复合材料产业进入国际民机产业链搭建平台。
沃尔特·斯蒂芬(Walter Stephen)还表示,现在是双方携手合作的时候了,因为飞机制造商越来越多地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进一步参与到具有竞争力的商用飞机的开发和建设中来,而中国巨大的新兴市场也长期保证了facc的未来。他说,收购完成后,公司的网站和R&D部将留在澳大利亚,不会裁员。
隶属于中国航空空工业集团公司的西飞集团是中国四大大型飞机项目供应商之一。除arj21外,公司在云-7中短程运输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生产了50-60座双涡轮螺旋桨支线飞机忻州60。外界对“不听话的孩子”和“体制中的怪胎”的评价最高。在51年的历史中,西飞参与了多个国防领域以外的民用飞机项目,其中也有干线飞机,但都被体制缺陷所扼杀。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听话的孩子”会随意做出决定。
48岁的孟祥凯已经在西飞呆了27年。“轻松玩牌不是我的风格。”他说收购facc绝不是一时冲动。
破解“致命弱点”症状
“因为才有这样的机会。我们本来想自己建一个复合材料厂,刚听说facc要卖,所以就去了。”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买facc的时候,孟祥凯想了想,回答说:
事实上,收购的想法已经在孟祥凯的脑海里酝酿了将近三年。早在2007年初,他就开始关注一些外国企业,包括facc。
“我关注的是那些质量优秀、技术含量高、R&D投资高、在业内排名前三的公司。”孟祥凯说道。
然而,当时中国第一航空公司和中国第二航空公司空工业集团公司尚未重组,海外并购计划主要由中国第一航空公司实施。作为第一航空中国的子公司,虽然西飞想做,但没有机会。
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奥地利经济新闻》透露,中国第一航空公司有意收购法航,而法航已表示愿意出售其股份,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放弃了。
一年后,facc仍处于孟祥凯关注的企业范畴。在中国航空一号和中国航空二号合并为中国航空空工业集团公司后,孟祥凯在2008年底主动提出收购以西飞为主体的facc。当时,AVIC的海外并购是由其他业务部门负责的,孟祥凯反而要求西飞和其他公司一起收购。经过谈判和运作,AVIC最终支持收购以西飞为主体的中航油。
“合适的时间有合适的机会。”孟祥凯为自己的坚持感到高兴。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facc的处境更加艰难。孟祥凯觉得机会来了。今年年初,西飞就股权收购事宜联系了facc,并进行了尽职调查。10月份,西飞与北京外航的大股东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
“最后,我从一组我关注的企业中选择了facc,因为它提供了机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是顺利的,遇到困难就是机遇。”在孟祥凯看来,M&A是第一选择,但绝不能为了并购而被收购,关键是要等待机会,一旦机会出现就要抓住。
孟祥凯坦言,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样的收购“必须得到父母的支持才能成功”。2003年,德龙希望与喜飞一起收购德国飞兆多尼尔飞机制造公司,并接管飞兆多尼尔的728支线飞机项目。当时,西飞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杨有昌专程到多尼尔工厂视察728工程。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西飞接到上级的文件:“鉴于728项目与新支线飞机的竞争,AVIC一集团及其下属工厂和研究所全力以赴,参与中国新支线飞机的开发。不再参与728项目。”这张纸令西飞的努力付之东流。
幸运的是,AVIC总经理席飞的“母公司”林左鸣一直有收购外国飞机零部件供应商的想法。自2006年成为中国第一航空公司总经理以来,他一直在寻找机会。
2007年,林左鸣坐在CRRC前首席执行官路易·加洛威的办公室里,希望收购当时计划出售的六家工厂,但未能如愿。
2008年11月6日,AVIC成立,林左鸣再次将国际并购的想法提上日程。一年多之后,一系列的国际合作令人眼花缭乱。
2009年9月23日,AVIC和法国萨夫兰集团签署了《起落架、刹车系统和短舱合作框架协议》,同时,AVIC和莱克斯勒签署了《短舱合资备忘录》。Nexcelle是一家机舱合资企业,由mras(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和Safran集团aircelle建立。
11月15日,中航工业与通用电气签署了成立航空空电子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第二天,AVIC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航工业成立之初提出的“两个整合、三个创新、五个转变、一万亿元”战略目标中,第一个是“融入世界航空空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西飞集团提出了“四个提升、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也就是说,企业要从单纯依靠自身资源升级到整合利用外部资源,积极融入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融入国际航空空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同时,要从相对封闭的发展提升到向全国乃至世界开放。在国际合作中,要从中小型零部件向大型关键零部件转变,掌握航空空制造的核心技术;从转包生产到合资合作,从“打工者”到“老板”;变合作生产为联合研发,与国际先进航空空制造企业共舞,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战略思想很快转化为实际行动。2009年2月,西飞与伦敦的空客户公司签订了生产a320系列飞机机翼的合作合同。8月12日,西飞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在北京签署合资合作合同,投资成立两家公司,专门生产民用飞机短舱和起落架;10月13日,在美国达拉斯,喜飞与美国水上飞机公司签署了波音747-8飞机垂直尾翼的合作生产合同。
今年,孟祥凯在国际合作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他去了奥地利四次,去了英国两次,去了法国一次,去了美国两次。
"白天买一个企业,晚上卖一个企业."孟祥凯开玩笑道。在国外,白天他忙着谈合作、并购,晚上他打电话给国内的同事,讨论卖掉西飞集团的一些与主营业务没有密切关系的企业,比如房地产。他表示,西飞集团将更加专业化,更加专注于民用飞机和空航空制造相关行业。
“尽管专业化可以积聚力量,但产业分工地位的差距已成为年轻巨人西飞的‘致命弱点’。”在孟祥凯看来,要改变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融入世界航空空产业。
目前,西飞新洲60飞机已有180多架订单,新洲600飞机正在进行适航认证,计划明年正式投放市场。正在开发的新洲700飞机计划于2015年投放市场。除了西飞自己承担arj21新型支线飞机62%的制造任务外,西飞控制的沈飞民机和程菲民机还承担了另外30%的制造工作量。与此同时,西飞还为波音、空客运、庞巴迪、意大利Lenya等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和交付了10多种飞机的8000多个零部件。不仅有“新洲家族”的顺利成长,还有从中国新支线飞机上获得的奶酪,以及很大一部分制造业务。飞往西方的日子并不难过。
“但客观地说,西飞仍处于全球民用飞机行业分工中高风险、低回报的产业领域,即零部件制造和飞机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在这种简单的工作模式下,西飞很难提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孟祥凯说道。
Facc在复合材料的研究和生产方面有20年的经验,并获得了国际声誉和客户的认可。它还在国际航空空复合材料制造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明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在西飞这样的大股东的支持下,中航油将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西飞集团在飞机结构设计和制造方面的能力与facc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经验和研发能力相结合,将形成一个新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西飞在世界民用飞机行业分工中的地位。”中信建设投资的分析师冯福章告诉商业周刊。
根据这一分析,收购facc确实可以说是西飞致命弱点的生命线。在过去的几年里,facc仅在R&D和新工厂建设方面就投资了约1.6亿欧元,形成了强大的工程和制造能力。随着a380和b787的大规模生产,facc的盈利能力将迅速提高。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波音787和空 a380和a350订单的推迟可能会导致材料市场需求暂时下降,但这只会带来短期影响。据估计,在3-5年内,上述三种大型客机所需的复合材料将占市场总需求的35%左右。与此同时,复合材料在飞机领域的应用也在上升,空飞机舱外。据估计,到2014年,复合材料将占航空空飞机舱外产品采购量的73.9%。在2009-2010财年,facc预计实现总收入2.712亿欧元,税前利润超过2500万欧元。
孟祥凯介绍说,西飞不仅会购买股权,还会向facc增资4000万欧元,并提供其他财务支持,以减轻facc的财务负担,提高其盈利能力。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西飞海外“出牌”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