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9字,读完约5分钟
低碳早已悄然流行。
从奥运会期间“少开一天车”到服装企业将环保理念甚至废纸和碳排放纳入其业务运营。
政策背景很明确:之前有“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降低20%;后来,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中国明确表示,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40%-45%。在未来的一次能源利用中,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比例将从不到10%提高到15%。
原因也很简单。在这场大雪下,电煤供不应求,国内压力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不减排,它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出口征收的碳关税。
理想和现实都是美好的。1月20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至少参加会议的太阳能企业非常兴奋:他们预测行业仍将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吸引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一位企业家在会上说,会议地点到处都是当地政府官员是最好的解释。对他们来说,一方面是新兴产业的机遇,另一方面是国家节能减排的整体压力。
正如英特尔负责清洁技术的董事总经理斯蒂芬·埃岑劳布(stephen eicenlaub)所说,中国的节能减排速度可能比其他国家更快。
然而,节能减排已经非常接近,碳市场还很遥远?
不完全是。华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亚成表示,未来购买生态补偿项目也将是企业和个人实现社会责任的一个渠道。“一些知名企业家、名人、胡润百富榜上的人和演员都加入了这个行业。”
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早已涉足“卖碳”行业。据《上海证券报》不完全统计,上海和深圳有56家上市公司参与cdm项目。这些“碳卖家”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自2008年以来,已有11家上市公司确认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利润,其中巨化(600160)、中石油(601857)和三爱富(600636)为“碳卖方”,三家公司的利润总额已达11.763亿元。
不过,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分会的石鹏飞表示,有cdm项目的节能减排企业将“少花钱”,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会随着国际cdm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British Climate Change Capital Group)中国区总裁卢月冰也指出,这件事与风投和pe没有什么关系。“即使在国外,也基本上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买卖cdm项目。”他说,vc和pe很少直接投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在掘金的“低碳”时代,风投和私募股权投资者只能通过投资能够减少碳排放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服务和新类型来受益吗?有没有可能直接与“碳交易”联系起来?
首创股份合伙人郭表示,事实上,vc和pe看好的清洁技术投资,与cdm等“碳业务”有很多重合之处。"最简单的例子,如许多可再生能源投资,可以直接进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此外,污水处理、煤层气和垃圾处理等投资也可以与清洁发展机制相关。前者,如绿色之星基金(Green Star Fund),专注于新能源投资,“污水处理厂需要一些过滤器和化学品。”后者可以以霸菱亚洲对中国煤层气的投资为例。
此外,cdm项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除了资金,还有技术。“排放量很大,可能是技术不好,设备不好。”这正是vc和pe所关心的。(杨洋)
“目前世界上冶金领域没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我们想把鄂尔多斯(600295)冶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冶金公司)作为第一个这样的项目。”中国再生能源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也是公司的一次新尝试。
这家拥有creg代码的CBB上柜公司于2009年4月与冶金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creg利用后者现有矿热炉的余热发电。对creg而言,该项目不仅带来最高的3.6亿元电费收入;“由此产生的减排相当于每年70万吨碳当量”仍然可以“出售”。
这应该只是开始。虽然公司在creg名下还不到三年,但已经有华菱涟钢、邢钢、长治钢铁的trt项目和盛威集团的两个12mw余热发电项目;以及在建的中钢滨海镍铁余热发电项目和鄂尔多斯余热发电项目。
据估计,到2015年,“再生能源市场存量将达到1500亿元”。目前,creg的“项目不能做”,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上门。
到2020年单位gdp节能减排目标达到40%-45%,对这些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效益”,这将迫使“越来越多的高耗能企业积极要求节能减排达标”。华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席法律顾问成表示,这种压力在事后会很明显。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里,国家有关部门取消了高能耗行业的电价优惠。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中国循环能源公司的“碳”生意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