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9字,读完约1分钟
面对许多国内化工企业试图抢占对东盟出口的优惠关税,中国石油化工协会发出警告:不申请原产地证书,他们将无法享受优惠关税政策。
据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以下简称《原产地证书》)是出口成员国政府机构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签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证明文件,被称为货物进入东盟的“通行证”。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以来,国内企业由于对申请东盟护照出口商品知之甚少,未能享受优惠关税。据调查,到目前为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国内企业享受优惠关税政策的产品仅占全部贸易产品的1%左右。
据中国石油化工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相当一部分化工出口企业并不了解原产地证书在享受优惠关税、降低企业成本和扩大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因此对申请原产地证书不感兴趣。
山东是东盟第五大贸易伙伴,其机械、化肥、轮胎等产品常年出口东盟。据山东省商务厅披露,该省只有约1/3的出口企业利用了FTZ的原产地优惠政策,其余的不知道这项政策,或者知道这项政策但不知道如何享受。
业内专家指出,不熟悉英语和不了解原产地证书的相关规定是影响企业申请证书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语言水平和掌握相关知识是中国化工企业进入东盟的前提。
标题:化工企业要持“护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