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在9日举行的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届行业信息大会上,出人意料地出现的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锡纯,对舆论对铁矿石谈判的热炒表示不满,并声称“铁矿石问题到此结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今后不再接受任何有关此问题的采访。”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炳生也指出,铁矿石谈判本质上是企业之间的商业活动,双方都应遵守保密规定。
中国将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
在新闻发布会上,吴锡纯抨击了三大国际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垄断地位,称中国的谈判要求是争取应有的权利。
“目前,三大矿业公司向中国供应的铁矿石只有50%-55%是根据长期协议供应的,其余以较高的市场现货价格出售给中国钢铁企业,但日本和韩国只有长期价格。这显然是对中国的欺侮,中国要求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代价,这是一个合理的诉求。”吴希春指出。
吴锡纯还指出,三大矿业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欺负中国钢铁行业。“当全球铁矿石需求较低时,三大矿以低价倾销中国中小钢铁企业,以解决迫切需要。然而,中国钢铁产量的增加导致了铁矿石需求的增加。2009年下半年,三大矿山改变战略,控制大型钢铁企业的长期矿山供应,以便在现货市场以更高的价格牟取暴利。这种运作方式使中国必须在谈判中争取其应有的权利。”
炮轰媒体并给予过多关注
“媒体应该分析三大矿山的垄断、铁矿石的年度涨价以及对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下游产业链造成的损害。石油、大豆和棉花等大宗商品都有进口谈判。为什么只关注铁矿石谈判?”随后,他兴奋地说,中国钢铁协会有23位会长和副会长,铁矿石谈判结果将由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今后不会向媒体发表相关言论。
与去年中钢协首次进入谈判阶段时高调的风格相比,今年中钢协的态度已经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不仅低调,而且无所不谈。分析人士指出,中钢协去年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强硬态度及其底线的过早暴露,使谈判过程变得极其被动和尴尬,最终以破裂告终,这使其决定今年改变谈判方式。
实施进口代理制度
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炳生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铁矿石谈判是企业之间的商业活动。根据国际惯例,双方都有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但他向媒体证实,铁矿石谈判目前正在进行中。
根据中国钢铁协会昨日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2777.92万吨,同比增长41.5%。由于进口总量超过实际需求约8600万吨,铁矿石进口贸易秩序混乱,部分企业和港口积压,船舶留港卸货时间延长,海运价格上涨,推高了进口矿石价格。
在这个问题上,罗炳生昨天指出,混乱已经给铁矿石谈判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推动对中国进口铁矿石实行统一价格;二是实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度;三是提高进口铁矿石企业的资质门槛,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四是实行合同备案、审批和登记制度。
标题:铁矿石谈判再启 中钢协称将对外封口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