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4字,读完约2分钟

吴晓波在新年出版了新书《吴敬琏传》。这位金融作家以写《大败》、《30年的动荡》和《100年的衰落》而闻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研究。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吴晓波表示,只要中国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就能彻底打破“三代同堂”的宿命论。

对话吴晓波:中国民营企业能“富过三代”

中国民营企业可以“三代同堂”

冯娅: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句话。他们的命运之一是三代人都不会富裕。你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什么?是制度环境、继任者还是什么?

对话吴晓波:中国民营企业能“富过三代”

吴晓波:我认为只要中国经济走上市场化改革的正确道路,它(中国的民营企业)三代人都会富裕起来。因为所谓“三代同堂”是农业社会的一句话,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经有一大批企业成立了30年甚至40多年。此外,随着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职业经理人的出现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三代以上”的中国企业必将层出不穷。

对话吴晓波:中国民营企业能“富过三代”

我认为这基本上不是一个大问题。问题是这些企业成长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就像鱼一样。小鲸鱼不可能在鱼缸里长成大鲸鱼。要成为一只大鲸鱼,你必须去海洋。我们的私营企业有一个完全自由的“海洋般”的环境吗?这实际上是一个大问题。例如,中国有一些大型服装企业、家电企业和制造企业。如果它想成为全球规模的大企业,它必须能够参与银行业务,并需要自己的融资平台。有一个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海洋”本身可能是倾斜的。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民营企业三代同堂,成为大企业。

对话吴晓波:中国民营企业能“富过三代”

冯娅:你认为中国有什么企业真的可以被称为跨国公司吗?

吴晓波:事实上,真的没有。这也涉及到对中国企业现状的分析。如果将来中国有一些大型民营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它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它必须是一个跨国企业吗?这是个问题。

对话吴晓波:中国民营企业能“富过三代”

例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99.9%以及利润最高的公司都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在这些情况下,我认为有一个例外——华为。华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是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我认为将来中国可能会有中国式的大企业,这与美国的大企业不同。它的主要利润和市场范围是基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国内市场。它甚至没有在欧洲、美国、非洲等地打开市场。它仍可能成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我认为有这些机会。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对话吴晓波:中国民营企业能“富过三代”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