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7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杨蓉。(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

在国外生活了几年后,这位经历了成功和被抛弃的备受争议的人物终于意识到,只有借助面向未来的业务,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法律和政治问题,他才能得到帮助。“正道”车能把他带回中国吗?

仰融:哀兵破釜

八年后,杨蓉再次坐在中国企业家面前。他又一次谈到了他造汽车的梦想。但是萌萌不同。今天的“正义”和以前的“辉煌”——这两个梦想站在一个深邃的太平洋之间,当一个企业家处于全盛时期的八年里,全球汽车工业甚至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个人信仰发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变化——一个佛教徒变成了一个基督徒。如今,杨蓉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为上帝工作,这份职业是受祝福的。”

仰融:哀兵破釜

面试的情况完全不同。八年前,为了迎接杨蓉,本报记者从沈阳追到上海,最后蔡阳匆匆出现在上海华晨大厦。他出来与记者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并被邀请参加一个会议;从华辰大厦的会议室,你可以看到开阔流动的黄浦江。当我们这次见到他时,我们不得不追得更远。最后,我们在他洛杉矶宽敞舒适的住处平静地谈了五个小时。在加利福尼亚的雨季,采访进行到一半时,大雨开始倾盆而下,甚至冰雹不时打在窗玻璃上。

仰融:哀兵破釜

室内慷慨的演讲,滔滔不绝的情感,几乎没有意识到外面的坏天气。与八年前相比,他的外貌没有衰老的迹象,他的肤色更加红润饱满。自从他宣布成立“正大汽车”后,他的发型从“大背”变成了平头。后者的变化只不过是一枝神奇的笔,把他从先前有些崇高、刻板和神秘的形象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更加洒脱、随意和活泼的人。

仰融:哀兵破釜

我们从“流亡企业家”的概念开始,一直到他以正确的方式制造汽车的计划,伴随着中国和美国的同步发展,以及工业和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直到他引以为豪,声称他花了三年时间研究和开发一种刚刚从美国专利局获得专利许可的金融产品。他指着2010年第一期《中国企业家》的封面故事“抢劫后的郑俊怀”,问道:这是谁?伊利做什么?正大汽车第二号人物、副董事长、杨蓉资本运营的得力助手黄春华低声向他解释道:伊利,中国最大的乳品公司。

仰融:哀兵破釜

显然,当杨蓉走向国家所有制时,农村事务已经很少了。他应该心存感激。如果他没有在2002年5月底决定乘着闪电离开这个国家,他也不可能像郑俊怀一样在监狱里呆上几年。

仰融:哀兵破釜

在美国呆了四年后,一方面,他想在美国立足,规划新的生活(比如亲自设计和建造他现在居住的房子),另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各种渠道用华晨的资产来回报他所谓的“清白”。四年后,面对一场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诉讼,他似乎明白,只有借助面向未来的业务,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法律和政治问题,他才能“回到”中国。从2006年底开始,一个崭新而宏伟的汽车梦想开始在他眼前涌动,并逐渐成形。当时,出生于1957年的杨蓉即将年满50岁。五十知道命运。

仰融:哀兵破釜

“我回来了。”杨蓉说:“你们都知道,汽车工业是一条不归路。一旦你回来,你可能不得不把它交给这个行业在你的生活。”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标题:仰融:哀兵破釜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