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许多企业只需要在经济周期的底部逆势而上,而BOE必须同时应对两个周期——液晶周期和经济周期。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外液晶面板制造商宣布将在mainland China投资建设新一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9月,昆山龙腾光电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10月,BOE 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京开工;随后,11月,韩国液晶面板制造商lg display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投资协议,建设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11月16日,深圳沈超科技有限公司与tcl公司签署了建造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合同。

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此外,计划中的新一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还包括昆山龙腾光电的8.5代生产线、中国电子和夏普的8代生产线、合肥引进彩虹集团的8代生产线和三星电子在苏州的7.5代生产线。据统计,2009年中国宣布建设的7.5代及以上生产线多达8条,总投资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回顾2009年,液晶热已成为热门话题。在分析其原因时,一些专家认为是被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未来前景所吸引,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是国际巨头为了布局下一代技术而向中国进行的产业转移。

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中国著名工业专家冯路教授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在工业发展和技术能力上取得了突破,而BOE反周期自主建造的8.5代生产线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事实上,BOE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tft-lcd面板制造商,在这个经济周期的低谷中投资了两条生产线和455亿元人民币,这不禁让竞争对手感到紧张。

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困境:双循环包容

在液晶面板行业,有一条著名的“魔鬼曲线”:随着液晶面板投资规模的增加,液晶面板的价格每12到18个月就会大幅波动,直到市场消化掉新增生产线的产量,才会稳定下来。在工业衰退期间,大多数制造商都会赔钱。如果三星在八年内没有实力亏损,恐怕它也不会成为当今液晶显示器行业的全球领导者。

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BOE曾经遭受过这种“魔鬼曲线”。

2003年,BOE在现代汽车行业复苏之前收购了现代汽车,并计划盈利、上市和尽快增发股票,以缓解资本压力。结果,它未能上市并意外增发股票,这与随后的行业衰退相吻合,并连续两年陷入亏损局面。

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2005年至2006年,BOE连续亏损33亿元,使得这家刚刚书写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壮举的企业举步维艰,备受质疑,压力倍增,也直接影响了BOE上市公司的生存。然而,BOE一直挣扎到2007年第二季度,当该行业复苏时,它实现了每月1亿元的利润。

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然而,企业刚刚走出困境,经济陷入了下行周期。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强行改变了“魔鬼曲线”的趋势,将整个液晶面板行业再次拖入低谷。面对行业内的“液晶周期”,BOE幸存了下来,但意外的金融危机给BOE的未来投下了阴影:它是在缩小生存的前线吗?还是你想逆着市场重新扩张?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京东方挑战双周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