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4字,读完约7分钟

据中国之声《新闻地平线》7: 17报道,试图打破原油进口限制的民营石油公司和试图牢牢控制进口权的国有石油巨头终于在“两会”上相遇,展开了一场近距离的较量,围绕原油进口和使用的控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在最近提交给CPPCC的一份提案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建议允许一些从非国有行业进口的原油自由流通,并允许符合规定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自用原油。中国之音记者王恒昨晚报道。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王恒:在“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提出了中石油和中石化垄断原油进口的议案,建议放开原油进口限制,允许原油进口后在市场上流通。目前的规定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系统之外的企业如果想进口原油,必须获得这两家巨头颁发的证书。因此,私营企业很难获得进口石油,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个集团一般不向他人颁发证书。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工商联现时的建议是希望进口原油可以打破这个规则,供应进口原油给一些本地炼油企业独立加工和销售,虽然这些炼油企业必须是正规和合法的。

全国工商联此前的研究还发现,在22家有资格在非国有行业进口原油的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拥有国有背景,包括以中石油和中石化名义注册的企业。据统计,2010年中国非国有贸易原油进口配额为2530万吨,仅占2009年进口总量的13%。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有95家地方炼油厂,总炼油能力为9305万吨/年。最近,中国原油价格处于高位,炼油处于亏损状态,开工率不到30%,设备严重闲置。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由此可见,该提案直接涉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的石油进口垄断权。面对全国工商联建议有关部门取消“非国有原油贸易配额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炼油厂加工,不能提供给地方小工厂”的规定,中石化金陵石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大富昨晚接受《中国之声》总编辑采访时回应称:“我们要继续坚持现行的原油贸易管制政策,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张大富:当然,他们有权提出这个意见,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家庭声明。从保护中国资源和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必须坚持国家监管,保持现有做法,确保国家资源和能源的安全。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很明显,代表私营企业的全国工商联与两大石油巨头的态度可以说是“针锋相对”。那么,只有原油贸易管制政策才能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吗?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张大富:如果市场放开了,很多业务单位都放开了,就会导致国际市场的无序竞争。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值得学习。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管,未来原油进口也是铁矿石进口的情况,这是其中之一。其次,从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合理利用的角度来看,国家对进口后的流量进行监管会更加困难。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正如我们所知,中国仍然有许多当地的小型炼油厂,这些小型炼油厂现在非常活跃。虽然国家花了很长时间整顿小炼油厂,但它们还是不能被扼杀,而且当地的积极性很高。如果进口自由化,有更多的进口渠道,那么进口原油很可能会流向小型炼油厂。与大型炼油厂相比,小型炼油厂的技术水平、设备能力、节能减排明显落后,从能耗和排放上看,将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因此,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利的。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希望我国能够坚持对原油进口的监管,确保我国能源资源的安全。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中石油(12.95,0.10,0.78%)和化学工业协会工业发展司副司长汪晓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利益集团都从各自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很难判断哪个方案更有利于石化行业的发展,也无法判断谁好谁坏。”“政府相关部门在下一步将选择何种措施,只能取决于双方博弈的最终结果。”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去年,中国进口了超过2亿吨原油,其中中石化集团进口了约70%。外国对原油进口的依赖达到51.2%,预计2015年将进一步增加到65%左右。目前,虽然中国的原油进口在增加,但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仍然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那么,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后,为什么不能有效参与国际石油定价呢?中国人使用的石油价格是贵还是便宜?如何打破国家石油安全与开放市场的关系?联系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小平。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主持人:是否取消“非国有原油贸易配额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炼油加工”的规定,这是一个老话题。那么,为什么我们在今年的两会上看到私营石油企业和国有石油巨头之间的公开辩论呢?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韩小平:最近有报道说,一些垄断行业对民营企业开放,特别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很大的激励。长期以来,私营企业和私营石油公司一直希望空.有更多的发展过去,所有的石油都是由两家大公司进口的,这使得私营企业很难向下游发展。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因为这两家公司垄断了市场。因为我们所有的石油价格都是根据最高的国际石油价格制定的,所以私营企业认为整个公众舆论和市场都支持它们。最近,民营企业降价,这也压迫着两家公司降价,所以也为多元化竞争创造了一些良好的环境。因此,每个人都认为市场化也许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问题。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主持人:你认为普通人通过引入竞争和开放市场能得到多少好处?

韩小平: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比如,大量的民营企业在降价,大量的中外合资石油公司在降价,推高并迫使中石油和中石化降价。在我看来,多元化竞争是确保石油供应安全和给消费者带来最大利益的最佳模式。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此外,石油多样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就提出多样化是确保石油安全的必要条件。在我看来,多样化的要求也是我国发展和确保石油安全的既定政策。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家石油安全和开放市场之间的关系?

韩小平:实际上,开放可以带来安全,不开放可以带来安全。刚才,老板谈到了这个问题,说像铁矿石这样的事情会发生。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石油市场和铁矿石完全不同,铁矿石主要由世界上的三个国家垄断,但是石油是非常多样化的。因此,开放市场后,有可能降低整个石油价格的采购成本。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这两家大公司购买石油,实际结果是我们的石油价格也是根据世界上最高的价格来确定的。即便如此,他们购买的石油并不便宜,因为在购买石油的过程中,他们控制期货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强。因此,多元化经营后,两家公司通过投放一些鲶鱼进入市场来提高管理水平可能会更有利。至于油价,去年的最低价格是每桶33.5美元。如果我们当时买了很多,整个油价水平可能会更低。

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当然,节能减排和油价是两回事,我们希望即使是多余的钱也能真正用于节能减排。但事实上,我们现在支付的额外费用推高了国际油价。如今,世界上很多投机者都在押注中国,也就是说,无论中国买什么价格的石油,他们都会买,所以很多人会投机。事实上,如果中国的期货控制能力更强,国际投机将相对减少,这将有利于推高全球油价。

标题:国有石油巨头遇挑战 民营油企期待突围垄断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