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56字,读完约11分钟
在被关押近500天后,黄光裕将于近日进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与此前对其犯罪行为的猜测不同,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00493.hk)前董事长在今年2月12日由北京市检察院提起的公诉中仅被控三项罪名:涉嫌内幕交易、非法经营和单位受贿罪。
黄倒台前后,包括原公安部部长助理在内的一批少壮派和潮汕精英也相继落马。在过去的15个月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渠道深入探讨了该案件的所有可能细节。
对于过去十年的黄光裕来说,可以说是明暗交织。在最初的五年里,人们对国美模式的纵向和横向转变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波感到惊讶。天津、成都、沈阳、北京、济南...被无数的障碍包围着。黄光裕带领国美经历了所有的风险,最终改写了中国家电行业的规则。确切地说,在过去的五年里,从黄2006年遭遇的调查(在被“照顾”之后),他逐渐引发了另一场涉及更深更广范围的风暴,最终解决了政商勾结、腐败和潜规则,甚至法律审判。这场审判可以被定为“世纪大审判”,这可能是对现行制度和商业规则的一种折磨。
在千里之外的潮汕平原,黄光裕的崩溃更像是当地商业集团心理防线的崩溃。
在黄光裕事件之前,潮汕企业集团开始经历“失落的十年”。进入新千年后,伴随着猖獗的走私、骗税和假冒伪劣,潮汕信用危机的爆发不仅败坏了潮汕企业的声誉,也赶上了曾经与潮汕商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温州商人(两人都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以黄光裕为首的潮商群体的突然出现,一度让潮商们精神焕发。我从未想过这个“精神领袖”会以更暴力的方式结束。
此外,黄的倒台也在潮商中引发了“多米诺效应”。除了他的哥哥,新恒基地产董事长黄俊钦、文婧唱片董事长许钟民、和盛创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深圳茅野集团董事长黄茂如、香港博彩业巨头连超等潮汕商界领袖纷纷卷入丑闻和批评,只是程度不同。2月1日,深圳市金光华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亚河(出生于汕头市潮南区)也因“涉嫌受贿罪”被取消CPPCC会员资格。
就像黄光裕17岁时走向世界,最终成就“国美帝国”一样,李亚赫在17岁时辍学,去了深圳的一个建筑工地工作。后来,承包商李遇到了一位高级干部,成功地接管了深圳的一个路桥建设项目,从而改写了他的命运,成为一个大老板。
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外出,从一个小商贩变成亿万富翁,是时尚商人的标志之一,例如李嘉诚和朱孟依。你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群体对商业的执着和不惜一切代价的努力所打动。“有潮就有潮商”,“有市场就有潮人”。正是这种普遍的商业精神造就了一批富有的大亨。与此同时,空被潮商们迸发出来的霸气、胆略、勇气和想象力自然令人震惊,但同时也掺杂着诸如唯利是图、无视法律、肆无忌惮和任人唯亲等复杂因素。
非凡的商业才能和敢于“刺破天空”的坚强作风的结合,不仅是黄光裕成功的基础,也是他失去自由的根源。
这不再是象征潮商开始的“红头船”时代(清政府于1684年结束了海上禁令,潮州的船首被涂成红色),也不是100多年前去南阳的填海时代。潮商乃至中国所有的商业集团现在都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试图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的法治建设,日益完善的资本市场,以及被信息压垮的世界...
事实上,潮商问题的激烈爆发并非巧合。即使没有黄光裕事件引发的政治和商业大地震,潮商在企业经营、产业选择和区域经济方面的失语和流失也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底线的政企勾结
2006年国庆前夕,黄光裕的“第一只鞋”掉了下来。
当时,已退休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前行长牛忠光因涉嫌此案被捕,并承认与黄光裕、黄俊钦勾结,骗取数亿贷款。黄兄弟被带走调查。虽然他受到庇护,调查无果而终(2007年1月16日,公安部撤销了对黄光裕的协助调查),但据说黄兄弟从那以后一直担心自己没有高层背景,从此开始了自救,将他推入了深渊。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位首富迅速而又煞费苦心地建立了一个高层次、广范围的官方商业网络(黄在第一次被调查前与一些官员勾结),直到2008年11月17日晚在北京被警方带走。
这次是真的。九天之后,他的兄弟新恒基集团董事长黄俊钦和中关村董事长许钟民(000931.sz)也因同一案件受到调查。
黄光裕案前后,许多高层官员也被“免职”。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友、商务部法律法律司巡视员(主任级)郭敬义、公安部部长助理、经济犯罪调查局局长郑少东、公安部经济犯罪局副局长、驻京办主任项怀竹、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等。这种参与是如此罕见,以至于连上海社保案的主角张荣坤都相形见绌。
黄光裕的利益链条深入政界,这与黄一贯的犀利、迅捷的策略是一致的。一个小伙子向该杂志讲述了潮汕人送礼的特点:“潮汕商人敢赌。”即使你不熟悉,你也敢把钱送到你家门口。放下钱,不带任何书面证据就走。即使人们不帮忙,他们也不会报案。在这一点上,潮汕人已经有了名声。”
以郭敬义(2008年8月13日被“双规”)为例。在一次鸡尾酒会上,黄光裕饮酒后供认不讳,称他给了郭敬明巨额真金白银(据报道,郭敬明“两次集资110万元人民币”)。郭自然喜欢为黄工作。在国美借壳上市的过程中,郭甚至修改了法律规定,使得困扰黄的外资持股限制放开。
被黄光裕成功收买的在2006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经济侦查系统工作会议上表示,在黄光裕被首次调查后,他应该“谨慎使用拘留和逮捕措施”,对企业正常经营负有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当然,这被认为是对黄光裕案件的“特别关照”。郑不是“随便说说”。他还指示刚被调到公安部经济侦查局的项怀竹为黄“消灾”,使黄兄弟得以逃脱。
在许多潮汕人的心中,世界比法律高得多。“只要你让人们做了,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上面的查普曼说。
在房地产行业,和盛创展走“高端路线”已不是什么秘密。"朱孟依的社交圈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一位在朱孟依工作了几年的重要员工告诉《中国企业家》。这意味着朱的个人社会资源所带来的能量是惊人的。自2004年土地“拍卖、拍卖、挂牌”以来,土地市场成为各大房地产公司的竞争领域,而和盛创展很少出现在公开的土地市场。早期,和盛创展通过协议赢得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土地。到目前为止,和盛创展的土地成本是业内最低的。从1992年在广州天河区开发的华景新城项目开始,和盛创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以房地产闻名。那时,它还是一片农田,和盛以很低的价格买下了这块土地。不久,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城市规划,天河区成为广州的中心区域。“如果你不知道政府在想什么,你根本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土地。”
黄光裕事件发生后不久,朱孟依卷入黄光裕案件的消息传出。第二年,和盛创业陷入混乱,高层管理极不稳定。2010年1月21日,创展宣布,公司CEO陈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兼CEO职务,廖若清被任命为执行董事。
一位匿名人士透露,他对非常了解,他告诉本刊,朱最大的问题是,他还是一个“官商勾结的大师”。
当然,官商勾结并不是潮汕商业帮派独有的现象,在中国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官商勾结案例。然而,仅黄光裕一人的事故就引出了数名潮汕高官和商界领袖,这典型地反映了潮汕商业帮派在人际交往中的特点:自成一体、封闭循环。
“其他地方的潮汕人聚在一起,只要会说潮州话,吃潮州菜,喝功夫茶,那简直就是‘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潮商研究专家张对该杂志进行了分析。潮汕地区自称为“省级国际玩家”,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潮州方言极其难懂,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由于地理上的封闭,许多其他地方的传统模糊不清,如宗族观念、鬼神观念、多子多福观念等。,这在潮汕地区仍然非常强烈。在文化上,他们有很高的自我认同感。
事实上,很多潮州商人的研究者告诉本刊,潮州商人从来不擅长与官员打交道,他们更愿意与政府官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中一位专家甚至声称“黄光裕的手法不像潮商”。在他的印象中,与善于组建行业协会的温州商人相比,潮商更喜欢纯粹做生意,会遵守商业规则。
那么,为什么一向非常商业化的潮商突然成为“官商勾结”的重灾区呢?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勾结只是为了商业目的."著名房地产规划师王志刚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近年来政府与企业的勾结“正是因为它们过于商业化”,一切都是为了企业。因此,他们“把官场当成了商场”。“他们会认为投资政治是最大的投资,这和胡雪岩的一贯做法是一样的。”
过度商业化使潮汕商人表现出极端现实主义的特征。"什么伦理是不道德的,道德是不道德的,一切都是生意."他们彻底放弃幻想,追求财富,造就了潮汕人的商业才能。“潮汕人对金钱的理解和对机遇的把握超出了其他商业群体的能力范围。”张对说道。
“他们做事没有底线。”住在深圳福田区一个高档住宅区的朱先生讲述了他对潮汕人的印象。“他们有很多孩子,楼下停着宝马和奔驰,好车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他们赚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深圳的地下钱庄、伪钞等很多生意都是潮汕人做的。”
潮汕有句俗语:“有人做砍头的生意,但没人做赔钱的生意。”“世界最大冰柜”的制造者、毒枭陈炳锡来自汕头普宁。此外,还有三兄弟,张启胜、张瑞发、张春烈和沈石...这些曾经因毒品而震撼人心的名字都来自普宁。
“为什么潮水生意低调,因为它会消亡。”一位在潮商中有着深厚根基的匿名人士透露:“(在黄光裕之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事情发生。潮汕的商业帮派中有不少像鲨鱼一样沉入海底的人物。现在这些鲨鱼被空.震惊了”
“我现在很佩服王石和万科。”一位来自深圳潮州的中型开发商在这本杂志上写道。他在深圳工作了十多年,他很有钱,但他从未有过更大的事业。深圳的房地产行业有很多人比他做得更好。“他们一直很害怕。”“万科从一开始就坚持走正确的道路,但现在它有了这样一个不可逾越的模式。”
他透露,徐宗衡案爆发后,深圳许多开发商暂时逃往国外,其中包括许多潮汕人。"潮汕的开发商主要是徐宗衡."。早在2000年,当深圳前市长王驹一案爆发时,这一幕也上演了。当时,深圳茅野集团董事长黄茂如和他的兄弟黄世再都没有出国。
在深圳的房地产行业,潮商的影响力是绝对的。“深圳近年来一直排在十大开发商之列,有八九个潮商。在最成功的房地产公司中,新潮商人可以占到40%。”潮商之所以能在深圳房地产行业创造这种模式,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善于建立关系。
值得深思的是,对高官慷慨的黄光裕,对家乡却“吝啬”得多。汕头市工商联经济联络部部长向中国企业家回忆说,汕头市市委书记曾请黄同志回去座谈。“他还说他回家发展,市里领导非常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大老板。回到我的家乡,但只听雷声,没有雨滴。”
黄光裕最后一次出现在家乡,是在2008年11月10日参加汕头粤东华侨博览会,期间他在保镖的簇拥下回到了汕头市潮阳县通榆镇胡风村。
仅仅7天后,他就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绝地潮商:潮汕商帮“失去的十年”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