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5字,读完约2分钟

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富士康再次遭到谴责。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多年来,烟台富士康拒绝为其员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每年的额度近2亿元。

富士康烟台工业园成立于2004年,2005年7月正式投产。拥有员工8万人,是山东省最大的外贸企业。根据山东省烟台市的一般标准,烟台富士康每年需要向每位员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约为2500元。如果公积金支付给所有员工,烟台富士康每年需要花费近2亿元。

烟台富士康被曝变身“带头大哥”规避责任

然而,据记者了解,多年来,烟台富士康一直拒绝为8万名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意味着烟台富士康每年逃避近2亿元的强制付款。烟台富士康员工爆出消息称,该公司员工在富士康工作时间最长三四年,最短一年多,但烟台富士康从未为员工支付过公积金。据一名员工回忆,2008年初,他通过网上查询发现,自2007年加入公司以来,公司一直没有为他支付公积金。员工向公司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后,得到的回答是:你是想要住房公积金还是想要一份工作?

烟台富士康被曝变身“带头大哥”规避责任

对此,烟台经济开发区财政局主管公积金管理的副研究员张翔证实,富士康在烟台的企业没有向员工支付住房公积金。虽然多次交流,都没有发现结果。同时,张翔承认,尽管如此,烟台经济开发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未处罚过富士康。

烟台富士康被曝变身“带头大哥”规避责任

根据烟台一位当地人的分析,富士康长期拒绝支付公积金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控制劳动力成本;第二,默许地方政府“担心影响投资环境”;第三,员工不敢说出来。

烟台富士康被曝变身“带头大哥”规避责任

一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员工透露,如果公司坚持支付公积金,它将失去工作。由于害怕被解雇,大多数员工放弃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该员工表示,烟台富士康“无法留住人”,是因为劳动强度高,但报酬相对较低,而且企业未能提供公积金。

烟台富士康被曝变身“带头大哥”规避责任

报道指出,烟台富士康拒绝缴纳公积金不仅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还导致当地其他企业纷纷效仿。烟台富士康实际上成了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龙头老大”。据当地一位干部介绍,一些主动交钱的企业变成了不交钱的企业,而那些欠得少的企业变成了欠得多的企业,形成了“牛奶里没有痒,债务里没有愁”的风气。报道援引这位改名后的干部的话说,企业不能逃避住房保障的责任,以换取短期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矛盾将难以重现。

烟台富士康被曝变身“带头大哥”规避责任

相关主题:

用老虎的眼睛看企业——富士康的“跳门”

标题:烟台富士康被曝变身“带头大哥”规避责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