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58字,读完约7分钟

上岸比出海容易。也许从胡祖六选择加入高盛“精英”团队的那一刻起,一堵无形的墙就已经在他和贫瘠的祖国之间竖起来了。

2010年3月,一条突发新闻轰炸了国内金融媒体:高盛大中华区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即将宣布退休并辞去合伙人职务。年仅47岁的胡祖六说,现在说“退休”还为时过早,他的下一站自然成为人们猜测的焦点。鉴于近年来“海归”金融人才纷纷进入国有银行、监管机构甚至决策部门,人们不禁要问,胡祖六是否会成为其中之一。有了他的简历,他可以获得一些高级头衔。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一个接一个地被排除,胡祖六的下落仍然是个谜。与其他担任国内金融高管的“海龟”相比,他似乎是最难“上岸”的一个。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出海和“背叛”

1986年,一群对知识充满热情的中国学生进入哈佛大学,祖国把他们送到这里学习他们以前不熟悉的经济学。其中,一个英俊优雅的湖南人叫胡祖六,他工作努力,很有才华,很快就成为了经济领域的一颗新星。1991年,在导师拉里·萨默斯的建议下,他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年他只有28岁。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与此同时,安德鲁·舍勒菲,萨默斯的另一个骄傲的学生,刚刚完成学业,开始了他的学校。他回到祖国俄罗斯,代表哈佛帮助俄罗斯金融市场从零开始建立。十年后,他被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作弊,并在苏联解体后痛苦的改革中抢劫。据估计,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美国政府起诉了哈佛大学,萨默斯也失去了声誉,他曾尽力保护自己的弟子。从表面上看,一个干净的经济学家也可能私下进行不太光彩的交易。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胡祖六比舍勒菲小两岁,也从萨默斯那里得到了很多照顾。直到今天,他仍然无法掩饰对老师的崇拜。“他(萨默斯)很年轻,但他已经是政府的一个重要智囊。”胡祖六说,他钦佩萨默斯作为一个“面向行动”的经济学家。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1996年,胡祖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他的研究报告受到学术界的好评。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困惑的职业转变:下海经商并加入高盛。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从另一个角度看,胡祖六的选择是情有可原的。加入一家追求合理合法利润的投资银行,总比像谢那样偷钱被人批评要好。此外,他加入的不是普通的投资银行,而是精英云集的高盛。这家投资银行和他的老师关系很深。萨默斯在“高盛”政治家罗伯特·鲁宾的赏识下一步步晋升,并成为财政部长。胡祖六进入高盛是符合逻辑的。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但在许多学者看来,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经济学家选择了下海,这无异于对牛弹琴。湖南人、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研究员邹恒甫曾告诉《环球金融》记者:“胡祖六不从事学术投资银行业务,是对经济学的背叛。”不乏遗憾。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海龟”上岸潮

“海龟”一词最初在学术界仅限于海外归国人员,也称为“海龟”,而不是从未在国外呆过的“海龟”学者。而“出海”是指放弃稳定的工作去经商,否则就叫“上岸”。金融危机后,这两个词突然相交:那些在海外做生意的成功中国人也掀起了返乡潮,许多人把目标对准了政府和国有企业等“机构”工作。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在去了外国的海洋之后,很难谈论去中国的海岸。

但是顶尖人才从不缺乏市场。2010年2月,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pimco)董事总经理朱长虹回国,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储备管理部首席投资官,协助管理2.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2010年4月,德意志银行亚洲区前行长张宏莉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因此,“海龟”上岸不仅是可行的,也许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在中央政府引进海外高级人才的“千人计划”中,“国有金融机构”是一个重要单位,朱长虹是“千人计划”的获得者之一。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胡祖六怎么样?

哈佛博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在世界顶级投资银行高盛工作了13年,胡祖六的履历不逊于朱长虹和张宏莉。然而,权威人士表示,胡祖六不在“千人计划”的候选人之列。他的未来是什么?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此前,有报道称胡祖六将为工行工作。随着张宏莉的任命,这个谣言没有打破;另一个引起轩然大波的观点是,胡祖六将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外汇业务的副行长。但在博鳌论坛上,胡亲口说“绝对没有这回事”。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至于的下落,看来现在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像以前的同事方和唐奎一样加入内地私募大军。然而,许多人认为胡的野心不应该仅限于此。即使他做私募,也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有些人甚至猜测,胡祖六只会度过一年的“沉默期”,为未来进入央行或其他国有机构做准备。然而,与其他人相比,这种“上岸”的方式太迂回了。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高盛的品牌

尽管胡祖六自己否认了他将担任央行行长的猜测,但这一猜测引起的社会反响相当耐人寻味。抵制此事的在线文章层出不穷。在一篇名为《四大罪行》的文章中,作者指责胡在货币政策、国际油价、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等方面误导公众。这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但实际上却为高盛带来了利润。尽管措辞有些极端,但它指出了胡祖六反复批评的根源,也就是他服务的机构:高盛。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正如高盛前领导人约翰怀亚特海德(john wyatt Head)曾经说过的那样,高盛没有“我”,只有“我们”。这家投行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一直吸引着竞争对手的目光。即使高盛的人离开他们的工作去寻找另一份工作,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所有者的烙印。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目前,胡祖六不再担任高盛的合伙人,但仍保留咨询总监的职位。从他最近的活动来看,高盛仍然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博鳌经济论坛于4月9日至11日举行。他曾任高盛前首席执行官和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与此同时,在美国广播公司(ABC)首次公开募股(ipo)承销商被选中的那一天,他努力游说。4月14日,美国广播公司选择了九家a股和h股承销商,高盛成功获得了一股。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除了百忙之中,他还为保尔森的新书《悬崖边缘》(Cliff Edge)写了一篇中文评论,热情赞扬了美国前财长受到批评的纾困计划,称该计划“防止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崩溃,避免了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重演。”文章还提到,保尔森曾告诉他三大使命:“第一,保持高盛的独立性;二是保持和巩固高盛的文化;三是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那么,胡祖六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包含在高盛“开放中国市场”的宏伟蓝图中?

如果是这样的话,胡祖六的“上岸”可能更加遥远。一个与外国投资银行有关联的人如何获得中国人的充分信任?

据媒体报道,胡祖六曾计划在北方定居,甚至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但是我的妻子出生在包道,所以她不能适应北方的生活,所以她不得不放弃,从中她可以看出一些无奈。上岸比出海容易。也许从胡祖六选择加入高盛“精英”团队的那一刻起,一堵无形的墙就已经在他和贫瘠的祖国之间竖起来了。

标题:胡祖六:一只难以上岸的“海龟”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