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0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汽车经销商中生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这再次引发了汽车企业上市的话题。“我们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材料早有报道,但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在200万辆的下线仪式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股市不是很好,我们的财务压力也不大,所以现在我们要调整战略,不要担心上市。”
奇瑞总经理助理金一波也在仪式上向媒体透露,奇瑞的上市计划已经提交中国证监会,上市发起人是CICC。这是奇瑞对上市的最新回应。
上市计划被推迟了
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敦促奇瑞上市。2006年,据说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600418)(600418.sh)相互持股。2007年,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卢建辉公开表示,公司应该考虑ipo。
2008年年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完成。根据当时的计划,奇瑞将采用“a股2bh”集团一揽子上市计划,并分别在内地a股市场和香港股市进行公开发行(IPO)。根据芜湖市政府和奇瑞的上市步骤,奇瑞迅速剥离不完整的车辆和非盈利资产,并将集团旗下的其他优质资产打包到未来上市的主要公司中。
至于融资规模,奇瑞汽车并没有向外界透露。作为参考,去年6月,奇瑞通过向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深圳中科投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荣德资产管理公司、CDH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私募20%的股份,获得29亿元,融资规模不小。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上证综指一直徘徊在3000点左右,a股融资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去年汽车市场生产和销售的蓬勃发展,奇瑞的利润大幅增加。据报道,仅今年奇瑞就计划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资24亿元。同时,虽然奇瑞开封、大连等工厂(鄂尔多斯(600295)工厂即将破土动工)开工,资金需求相当大,但它们都得到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资金压力并不太大。
海外市场的扩张加速了
最近,吉利汽车(报价、信息、评论)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比亚迪(报价、信息、评论)收购日本模具厂,并与戴姆勒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本土汽车品牌的龙头企业,奇瑞汽车在海外并购中显得相当沉默。
尹同跃表示,由于文化、技术等原因,收购海外汽车公司存在风险,因此最好着眼于自身发展。然而,奇瑞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中处于领先地位。连续七年,国内乘用车出口总量和份额位居第一,出口量占同期中国乘用车出口量的近一半。
正式否认与江淮合并
他不仅对海外收购不感兴趣,而且尹同跃还否认了与安徽江淮汽车进行重组的传言。“我们确实想重组一些公司,但没有合适的目标。江淮?我们不会和江淮合并。(如果合并)谁是负责人是不好的。”
江淮汽车董事长左亚男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江淮汽车和奇瑞的重组并没有被很多人提及。“原因很简单,安徽的领导很聪明。你想想,去年是1364万辆,前年不到1000万辆,每年增加400万辆。这个机会很难得。如果奇瑞一年有300万辆车,江淮有300万辆车,把它们加在一起有什么错?他说:“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进行产品集成、平台集成、这种集成和那种集成。当你融入得很好,就没有机会了。我判断我们省领导是这么想的,并不是说我必须要有什么态度。"
据了解,奇瑞花了93个月的时间从第一辆车下线到第一百万辆车下线;从第一百万到第二百万只花了不到30个月的时间。“从第200万辆到第300万辆,我们将在20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它。”尹同跃表示,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量”并不是最重要的,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
标题: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海外收购风险大 不如自我发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