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4字,读完约3分钟
欧债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在钢铁价格下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除此之外,作者认为还有其他人们看不到的因素。
首先,从当前价格出发,考虑到成本因素,市场普遍认为空的跌幅并不大。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完全不可取的。相反,通过分析螺纹钢下跌的内在因素,我们可以推断这种螺纹钢下跌很可能会跌破生产成本,并长期低于成本价。
让我们看看低于成本价的最现实的例子。早在1999-2001年,铜价就有过类似的情况。当时电解铜的加工成本约为15000元。回顾当时的市场价格,不难发现铜价已经在13,000至15,000之间运行了大约半年。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低于成本价并非不可能。
这时,有人会问另一个问题,如果钢材真的跌破成本价,那么国内钢厂应该不会面临巨额亏损,钢厂如何生存?笔者认为,有了期货市场,钢厂的情况将完全不同。原因很简单。没有期货市场,钢厂的库存和产品无法及时消化。即使他们知道价格会下跌,他们也无能为力。期货市场的出现解决了钢厂提前锁定利润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钢铁企业来说,期货市场不仅可以使其提前实现利润,而且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又一利器。正因为如此,国内大型钢厂更愿意将钢材价格压制在成本价以下,这就是本文标题中提到的钢材价格下跌背后的“阴谋”。
众所周知,在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资源价格,而近两年来最麻烦的问题无疑是铁矿石问题。如果我们想在未来的铁矿石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那么中国钢铁协会必须能够统一国内钢铁行业,这可能是这一“阴谋”的主要原因。由于不可能通过政策手段消灭这些中小钢铁企业,只能通过最有效的市场手段来实现。
如何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这一点?首先,大型钢铁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在价格高的时候进行套期保值,提前消化今年大部分产能,提前实现利润。同时,他们开始打压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降低价格。有必要知道,目前螺纹钢的下跌是在铁矿石上涨100%,焦炭大幅上涨,成本大幅上升的前提下发生的,所以可以看出,这次的价格下跌完全是人为的。
在这种情况下,抑制钢材价格可以降低中小钢铁产品的利润,但对自身影响不大。同时,由于中小型钢铁产品的成本高于大型钢铁厂,即使钢铁产品的价格低于中小型钢铁厂的成本价,大型钢铁企业仍然有少量的利润,这样就可以达到压榨中小型钢铁厂的目的。一旦这些钢厂坚持不住,大型钢铁企业就可以进行并购,这远远好于直接淘汰和关闭,因为虽然这些企业规模小,投资也不小,而大型钢铁企业并购后可以继续使用它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国家来说,它不仅可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还可以统一市场。未来,它将在铁矿石谈判中赢得更多筹码,这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因此,本轮螺纹钢价格显然是大型钢厂的“阴谋”。不久前,有消息称沙钢和宝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进一步证实了作者的观点。螺纹钢的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低于成本价,并且有可能保持长时间的震荡盘整低于成本价。然后,中国钢铁行业可能会出现大规模整合,在整合完成之前,钢铁价格不太可能上涨。
标题:钢价下跌背后的“阴谋”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