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1字,读完约4分钟
仅今年第一季度,菲亚特集团在中国的账面收入就超过了9亿美元,相当于以10万元的价格销售了6.15万辆家用汽车。
是的,直到2012年,没有菲亚特标志的汽车将在中国投入生产。然而,集团在中国设立了多达25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11家为合资企业),并为此注入了18亿美元,约有17,000名中国员工在这家古老的意大利家族企业工作。
从6月开始,“SAIC马瑞利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将在上海嘉定投产amt变速器的液压元件。这是一项神奇的技术,可以自动控制手动变速器。“它不仅比自动变速器更省油,而且在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也更便宜。”上海通用汽车平台总监陈俊对《时代周刊》表示,他相信搭载amt变速器的新款赛欧将会吸引更多年轻买家。
除了上海通用,奇瑞、哈飞、天津一汽、江淮和上海汽车都决定从SAIC马瑞利购买这款amt变速器部件,该公司计划每年生产至少30万个部件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只是菲亚特在中国的25家子公司之一收到的最新订单。
零件的惊人布局
菲亚特的一举一动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这是由于一次失败的合资经历。菲亚特的新合作伙伴是谁,他们将在哪里建厂,哪些车型将投入生产,这些都是汽车业乐于讨论的话题。
现在菲亚特提供了最新的谈判。他们正在中国打造一个庞大的零部件行业,在中国,全球汽车需求最大,从灯具、汽车仪表、排放控制系统、发动机、变速箱,甚至汽车生产线和拖拉机……从哈尔滨和重庆到芜湖和广州,菲亚特集团的子公司无处不在,用户名单甚至更长。
科马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0年成立了独资企业——科马(上海)汽车设备有限公司。在过去的十年中,科马先后向上海通用、上海大众、SAIC、广州汽车集团、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奇瑞汽车、东风集团、长安汽车、神龙汽车、东安发动机、华晨汽车、华泰汽车等国内多家汽车制造商销售汽车生产线和机器人。2008年,科马(中国)开始专注于为自有品牌提供焊接能力为60节拍和70节拍/小时的汽车生产线。
提供灯光、仪器和动力系统的马格纳蒂马瑞利公司已经投资了四家中国工厂,不包括摩托车公司。马瑞利还有SAIC、一汽、金杯、奇瑞、江淮、长安、铃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日产、中捷、神龙汽车、马自达、雪铁龙、福特、雷诺三星、双龙、菲亚特动力技术、一汽大众
Magnetti马瑞利中国区总裁白奇尼告诉《时代周刊》:“最近,我们还将BAIC和本田作为新的汽车客户进行了扩张。”
与SAIC集团合资的华东泰克汽车铸造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供应商,不仅为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南京依维柯、湖南长风和上汽通用五菱提供配套设施,还向欧洲市场出口。
在菲亚特五年计划“前进之路”的新闻发布会上,各零部件子公司将投资中国市场作为简报中最重要的一章。
中国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菲亚特(中国)商业公司的员工开始猜测他们是会被分成菲亚特股份有限公司还是菲亚特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在几个月内维持现状。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尔乔打算在年底前将菲亚特拆分为上述两家完全独立的企业——菲亚特汽车公司和菲亚特工业公司。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菲亚特是如此与众不同。与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等公司相比,菲亚特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马尔周表示,为了更好地发展全球汽车业务,菲亚特集团的工业业务和汽车业务将分开运营。2009年,菲亚特集团501亿欧元运营收入的52.5%来自汽车业务,但它仅贡献了总利润的44.4%。
菲亚特汽车公司和工业公司的分离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旗舰品牌阿尔法罗密欧、高端品牌蓝旗亚、玛莎拉蒂、阿巴特和菲亚特轻型商用车品牌将被保留,成为菲亚特的主要汽车业务,而依维柯、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将组成一个新的工业公司。
菲亚特中国公共关系主管郑晓俐表示:“集团尚未确定中国商业企业的所有权。”
马尔周展示了他雄心勃勃的商业计划——在2014年实现近600万辆汽车的销售目标,其中5%将在中国市场完成。
“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增长,到2014年,对乘用车的需求可能高达1400万辆。”Malchow表示:“我们将进入要求最苛刻的C级汽车市场,在2012年推出第一款菲亚特汽车,到2014年生产和销售30万辆汽车,占市场的2%。”
根据在马尔州的计划,菲亚特品牌将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推出c-plus和中高档汽车,克莱斯勒的两款suv车型也计划在2014年投产。
标题:掘金零部件 菲亚特将设工业公司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