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4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由于6月份亚洲17家炼油厂的年度维修,该岛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使用的石油脑价格已升至每公吨800美元。过去20个月,美元汇率创下新高;然而,下游产品受到美国乙烯市场大幅下跌的影响,这影响了岛上相关产业的运营。

上游原料涨价下游产品降价 岛内石化产业受冲击

受石油脑急剧上升的影响,岛上两大石化原料供应商台塑和中石油的乙烯生产成本将较上月初每公吨增加100美元,运营将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如果乙烯和其他产品价格下跌,台塑和中石油将在上游采购成本上升和下游销售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下进一步降低利润。

上游原料涨价下游产品降价 岛内石化产业受冲击

目前,石油脑和原油价格存在偏差,这让两大运营商头疼。据业内人士称,最近几天,原油价格从每桶86美元的高点大幅下跌至75美元,但相比之下,原油价格从每公吨750美元上涨至800美元,为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上游原料涨价下游产品降价 岛内石化产业受冲击

油脑逆潮流而动的主要原因是,从下月开始,亚洲有17家炼油厂相继进行年度维护,包括日本轻油、日本石油、韩国lg、sk、印度石油、印尼国家石油、新加坡壳牌和艾克森美孚等。据估计,6月份,日炼油能力将减少100多万桶,这将大幅减少石油脑的供应,进而推动价格迅速上涨。台塑和“中石油”陷入利润将被大幅压缩的阴霾。

上游原料涨价下游产品降价 岛内石化产业受冲击

然而,后续情况对台湾的塑化和中石油更为不利。最近,美国乙烯市场跌至每公吨800美元,与亚洲价格相差500美元。倾销商品的套利窗口打开了,美国的物质来源大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届时,亚洲的乙烯价格肯定会大幅逆转,进一步影响两个上游原料供应商的运营。据了解,面对石油脑的急剧崛起,台塑和中石油轻油裂解厂都在增加低成本的液化石油气原料,但效益并不明显。

上游原料涨价下游产品降价 岛内石化产业受冲击

石油脑是所有石化厂最基本的原料,其主要产品乙烯的产量被视为判断石化产能的重要依据。石油脑用于轻油裂化装置。在830℃高温后,它将被分解成原子量更小的组分,这些组分将通过一系列过程分馏,以获得一系列基本的石化原料,如氢气、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

标题:上游原料涨价下游产品降价 岛内石化产业受冲击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