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0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不取决于投资或规模,而是取决于形成动态发展模式的内生增长。华泰的发展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不要走老路

尽管去年的外部环境非常糟糕,但中国保险业仍实现了13.8%的增长率,保费首次超过1万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4万亿元。然而,这种耀眼的业绩光环掩盖不了中国保险业多年粗放经营的“短板”。

不要规模要“质效” 逆行业游戏规则而为

主要问题如下:我国保险业的集约化经营和内涵式增长能力不强,一些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机构的快速建立和摊位的扩大。事实上,整体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价格竞争不合理现象突出,导致部分公司通过大幅提高手续费和支付表外费用的方式争夺保费,严重挫伤了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要规模要“质效” 逆行业游戏规则而为

我的观点是:不要盲目规模,要“质量和效率”,走一条与同行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是以机会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导向;第二,做点什么,什么也不做。第一条路,华泰的做法是摒弃大思维,坚持质量效益的发展战略。换句话说,华泰并不追求富裕和昂贵,而是寻求冷静地面对它。因此,去年我提议华泰坚持不做保险超市,而是要培育保险精品店和专卖店。第二种方式,我要求华泰坚持把推进创新作为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别人有,我不做;我会做别人没有的事。

不要规模要“质效” 逆行业游戏规则而为

争取新产品的早期垄断

我从来不同意“努力奋斗”作为企业精神,这是体育比赛和战争的口号。一个真正聪明的企业能够扬长避短,发现市场,发挥优势,创造价值。

华泰的策略是寻找别人没有或忽视的市场,争取新产品抓住市场机会,提前获得垄断利润。事实上,按照这种思路,华泰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尝试过了。1998年,华泰抓住银行发展抵押贷款业务的机遇,推出了全新的银行信用住房保险,曾占据北京半壁江山,至今受益匪浅。2004年,出口产品责任保险和董事、监事责任保险相继推出,占据了这类保险的较大市场份额。2007年,推出了13种责任保险新产品,并成为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单位。

不要规模要“质效” 逆行业游戏规则而为

金融危机爆发后,华泰加大了创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例如,我们发现中国约有2000万名著名的政治工作者和60万家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一,但家政服务人员的权益保护相对匮乏,尤其是家政服务人员的人身保护已成为困扰雇主和员工的敏感问题,也阻碍了家政服务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华泰创新推出了由用人单位投保的“关爱阿姨保障计划”,实现了家政服务人员防范风险、用人单位规避风险和完善补充社会保障范围三重目标。这一创新产品填补了空保险市场的空白。华泰发现,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但实际赔偿金额少得可怜,大部分损失由受害者、国家和社会承担。因此,在一年一度的“两会”上,CPPCC委员提交了提案,强烈建议尽快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华泰率先推出两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现场污染责任保险”和“现场污染责任保险”。

不要规模要“质效” 逆行业游戏规则而为

这两种产品,一种是为被保险行业忽视的人设计的,另一种是为环境友好型经济设计的,可以说,它们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而其他人却没有注意或切入。

标题:不要规模要“质效” 逆行业游戏规则而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