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7字,读完约2分钟
5月24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联合举办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园区发展模式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教授对苏州工业园区的低碳经济进行了评估计算,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8年,园区gdp能耗年均下降2.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在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如何解决工业园区的碳排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王。据她介绍,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已根据国际先进理念编制实施了300多项专业规划,紧凑有序地布局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实现了发展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全覆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志在他的演讲中指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观测数据显示,地球气候正在经历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当前,以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为特征的全球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生活、行为和信息交流模式的变革及其效果,不仅取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和技术上的真诚合作,也取决于各国在生产力水平实际情况支持下的整体运行能力。因此,寻找一种自主开发的工业园区减排模式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据报道,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实施生态优化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低碳和绿色发展。例如,月亮湾核心区的综合配套基础设施近期正在园区内建设,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该项目的集中供冷可降低月亮湾核心区设备装机容量20%-25%。工业园区的中央冷却系统配备先进、高效、环保的基础设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的排放。
据初步计算,月亮湾核心区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约3390吨标准煤、8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36万棵树)、70吨二氧化硫和70吨氮氧化物。据专家评估,在月亮湾采用这种“城市集中的空中心色调”后,核心区的环境温度将降低1℃-2℃,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标题:工业园区该如何减排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