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9字,读完约5分钟

电器、服装、皮革、鞋、打火机等。,这些都是曾经让温州商人趋之若鹜的产业集群。然而,在完成早期积累之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工业机会,尽管它们只是尝试和做。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已经涉足多元化经营,这已经成为温州企业的普遍现象。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温州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郑泰电气(601877)集团于2007年开始进入第二代薄膜太阳能领域,可谓“同心多元化”。在此之前,正泰涉足服装、饮用水和其他行业,但最终选择退出这些不相关的行业。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德力西集团也是从电器行业起步的,该集团宣布将退出房地产行业,进军环保工程、可再生能源和现代物流等新领域。

以鞋业起家的奥康集团,除了庞大的房地产业务外,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行业。奥康集团创始人王振涛的解释是:“当时我们在做选择。如果我们选择跨越领域,如果它与制鞋业相似,那就没什么意义了。因此,我们不得不更进一步,在众多行业选择中,我们选择了生物疫苗。”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以服装起家的拓印,已经超过了造船业和采矿业中服装的比重。

胡志兴,新菱电器董事长,现居柳州乐清市,现为温州新顺造船集团董事长。他只在造船业工作了六年。现在新顺是温州最大的造船集团,胡还当选为乐清船舶工业协会会长。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新顺造船业的胡志兴(音译)表示,“为所欲为”是一些私营企业的一种自然冲动。

同样,在这些冲动中,将股权投资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机会,进行多元化布局已成为普遍现象。记者最近在温州采访时接触到的温州民营企业中,有三分之二涉及股权投资,包括上述企业。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粗犷而充满活力的股权投资行业

造船、房地产、矿产、股票和能源投资在一些企业眼中仍然“太慢”,而股权投资是其中一种突破传统产业投资实现新“利润机会”的方式。

与温州人天生的投资敏感性相比,温州本土企业可以用“粗糙”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股权投资。

2007年,乐清、温州的8家民营企业,如友利集团、玉环集团、庄吉集团,共同成立了东海风险投资公司。

然而,被称为“温州第一家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东海创投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却没有得到最后的笑声。由于lp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团队之间的矛盾,东海风险投资最终被关闭。lp投资者退出东海风险投资后,成立了环亚风险投资公司,由lp投资者直接接管。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事实上,在此之前,这些lp投资者都有过多元化行业投资的经历。

例如,玉环集团已经从工业电器扩展到房地产和其他领域。然而,总裁王拓宇总觉得“与国内知名企业相比,发展速度还是太慢了”。他希望“进入资本市场,突破传统的投资模式”。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因此,他将参与东海风险投资和参与股权投资视为“寻找企业发展的突破口”。

友利集团总裁胡旭仓表示,参与股权投资的目的是“寻找一条不同于煤炭投机、房地产投机和黄金投机的可持续投资之路”。

胡旭仓认为自己比专业的全科医生管理更懂得如何看待项目,他不仅为环亚风险投资做出了贡献,还担任了全科医生经理。

文邦彦也很喜欢。

2007年,文邦彦还成立了文尚风险投资公司,并正式进行专职股权投资。

文是浙江恒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谈到股权投资的由来,他不得不提到他在民生银行(600016)的那场值得骄傲的战斗。

1994年,作为民生银行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温邦彦投资了100多万股。随着民生银行的发展(报价、信息、点评),文原有100多万元的股份被拆分送出后,增加了数百倍,文邦彦盈利1亿多元。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如果我一开始就投资了2000万元,那我现在可能就处于另一种情况了。”回顾当年的投资,文邦彦其实有些后悔。

2007年,经过综合考虑,他决定转型成为一名职业股票投资者。目前,60多岁的文邦彦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投资上。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在8个项目上投资了2亿多元。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即便是“最专注于主营业务”的正泰集团,也有许多股东对专业股票投资“非常兴奋”。2008年,正泰集团成立了云杉基金。为了不影响其主要业务,正泰聘请海归加入并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同年,德力西也开始涉足股权投资,成立了德信丰益资本管理中心,并聘请中信实业银行乐清支行原行长陈卫国担任首席顾问。

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几乎与此同时,温州李绅集团也与朴磊服装携手成立了郭蕊风险投资公司。

在温州时代广场对面的财富中心,有20-30家风险投资公司,分布在20多个楼层。

这只是冰山一角。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提供的数据显示,温州工商局注册的风险投资公司约有300家。

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温州的民营企业,事实上,很多资金都是在温州以外的城市注册的,比如上海和北京。

有限合伙制的引入使他们在筹集资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事实上,在《合伙企业法》出台之前,胡旭仓就一直在思考私人资本的出路,想进行股权投资,但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胡旭仓说:“因为没有合理的法律框架。”

2007年《合伙企业法》出台后不久,东海创投(后更名为环亚创投)立即宣布成立,规模达10亿元的一期资本迅速到位。

云杉、德信丰益、文商风险投资等。,都有自己的资金+其他温州民间资本。

与来温州融资的gp基金经理相比,这些本土股票投资基金的优势在于,它们更有可能获得温州私人资本的信任。陈卫国说:“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人,温州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一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E投资:温企多元化的新一极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