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4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12日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表示,中阿豆油贸易争端并不意味着中国大豆进口的大方向将会改变。
由中国粮油商业网主办的国际油脂市场高层研讨会于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大豆问题再次成为与会专家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德国《石油世界》是全球油脂行业的权威杂志,该杂志主编托马斯?梅克尔在此间表示,尽管目前中国大豆库存较高,但限制从阿根廷进口仍存在一定风险。负面影响可能会在两个月后出现。
程国强认为,中国在这一争端中的要求是合理和可以理解的,阿富汗应该提高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有效解决中国的关切。然而,从中阿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场贸易争端不会无限期推迟,需要通过政治智慧来解决。
自4月1日起,中国从阿根廷签发豆油进口许可证的权利已由省级商业机构移交给商务部。业内人士表示,大豆进口趋紧有利于缓解国内大豆行业的困境。
然而,程国强表示,从1997年到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增加了3961万吨,而同期世界大豆贸易量增加了4162万吨。这意味着世界大豆进口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大豆消费的增长。长期以来,中国国内大豆生产将始终处于有限供应状态,大豆进口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程国强指出,目前媒体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报道普遍充满焦虑。尽管媒体引用的观点大多是地区性和公司性的。但是,政府对大豆产业的扶持政策仍需完善。
从2008年到2009年,中国实施了大豆暂储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政策虽然起到了支持市场保护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但也带来了原材料短缺、加工成本大幅上升等不利影响。
程国强指出,新政策的出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今后,中国大豆产业政策的调整应把握四个关键点:确保国家整体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利益,确保市场稳定和价格稳定,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
标题:专家:中国和阿根廷豆油之争难改大豆进口趋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