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9字,读完约3分钟

创新见证

我们的科研和技术准备正在高速运转。如果我们速度慢,我们将扩大与外国的距离。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使“四电”成为中国一流、世界先进的企业。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英

说起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很多人可能不熟悉。然而,如果说董琦的汽轮机产量是世界第一,而且它已经被用于中国30%以上的发电设备,许多人可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因为几十年前,这个领域几乎是国外产品的天下。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为什么董琦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你知道,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成立的“三线企业”。开始时,条件极其艰苦,后来,经历了许多波折。经过对董琦的深入采访,记者发现,奥秘在于创新,董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技术创新的历史。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从零开始自主创新

从白手起家成功开发30万千瓦汽轮机机组到自主开发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却机组,董琦人的成功有赖于不服输的精神。

东蒸汽工厂区有一个特殊的转子。这是董琦20多年前自主开发的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的转子。说到这个转子,还有一个传奇的经历。

这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董琦工厂的厂长叫丁逸。当时,中国的汽轮机行业只能制造20万千瓦的汽轮机机组。董琦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自筹资金开发30万千瓦汽轮机。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这不容易!让我们来谈谈30万千瓦汽轮机中使用的1米长的叶片。该设计涵盖许多学科,有数千个线性坐标点数据需要计算。我不知道我受了多少苦。1980年,董琦人终于研制出了30万千瓦汽轮机的大部分关键部件。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但此时此刻,有关部门决定从国外引进一整套30万千瓦汽轮机技术。

消息传到董琦时,就像晴天霹雳。

在全厂干部会议上,丁眼泪汪汪地说:“我是党员。”为了国家的电力工业,为了工厂的长远发展,为了工厂里成千上万的职工,我宁愿不做厂长,也一定要搞出三十万千瓦的机组来!”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1984年,董琦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研制成功,两年后在山东黄台电厂投入运行。事实表明,完全自主开发的董琦汽轮机与进口机组基本相当。

现在,董琦自主开发的30万千瓦汽轮机组已发展成为第八代系列,多年来已成为董琦最畅销、最经济的机型。

当董琦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为民告诉记者这个故事时,他显得很兴奋:“董琦人有不服输的精神。”我们是一家三流企业,位于偏远的山区。要赢得竞争优势,我们必须依靠不断创新。”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后,董琦开始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1996年,董琦生产的60万千瓦汽轮机组在山东邹县发电厂成功投运,并创下多项全国第一。此后,董琦自主研发了十几台60万千瓦机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引进了国外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后投入运行。

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中国北方普遍缺水,但火电汽轮机耗水量大,运行中需要水来冷却蒸汽。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董琦自主开发了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制冷机组。

“董琦现在已经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装置将于2010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创下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却机组。”董琦副总工程师兼总工程师潘家成自豪地说。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东方汽轮机:闯出来的自主创新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