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6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刘菊花)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汽车产品质量责任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和提升汽车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该意见认为,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提高品种和质量,防止盲目扩大产能。有必要提高汽车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并结合生产线改造增加在线检测设备。
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强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加大对消费者正确使用汽车产品的培训和指导,增强消费者的汽车质量安全意识,发展和完善维修保养等各项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企业应当建立质量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建立产品追溯、召回、投诉处理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召回和处理缺陷汽车产品。
明确了建立和完善汽车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应注意的四个方面。一是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汽车行业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修订和修订。二是严格准入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管理。三是加强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检测和质量事故认定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四是建立汽车行业质量信息公示制度,有效保护诚实守信企业,约束和惩罚不可信企业和不可信行为。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方位的各类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和配套能力。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年销量1364万辆,同比增长46%。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同时,我国汽车产业还存在着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一些企业存在产能扩张重、技术研发轻、成本控制重、质量管理轻的现象,有的甚至给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及时总结和借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全面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信誉,促进汽车工业由大到强健康发展。
标题:工信部:汽车生产企业要建立产品质量责任制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