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8字,读完约7分钟

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在北京,有一个叫吕欢京宇科贸有限公司的企业,它以低价从农场收集废弃的动物粪便,并用它来养殖蚯蚓。养殖的蚯蚓被制成药物,用作诱饵和鱼饲料,干蚯蚓被出口到国际市场。解毒后,添加了200多种食物作为营养。此外,他们还用蚯蚓粪便制作了高级生物有机肥,并以每吨400元的价格提供给高尔夫球场、城市绿地、有机水果和花卉。这条看似无足轻重的小蚯蚓已经成为生态循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吕忠良,吕欢晶宇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废弃物利用行业的开拓者,拥有20多年特种养殖经验的企业家。作为蚯蚓养殖行业的领导者,他告诉我们这种小动物的巨大力量。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蚯蚓被称为“活犁”和“生物犁”,能够分解有机废物,并具有将无用废物转化为有价值废物的独特能力。所有可以腐烂的有机废物,如粪便、污泥和秸秆,都可以被蚯蚓消化和再利用。它能吃和自身一样重的废物,并排出相当于其体重70%的粪便。蚯蚓粪具有较高的水稳定性,良好的供肥和保肥能力,富含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不仅将复杂的物质矿化为植物容易吸收的有效物质,还合成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如糖、氨基酸和维生素。这些物质可以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根系的形成,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和产量。蚯蚓肥是一种高档肥料,特别适合种植高附加值的有机蔬菜和水果。此外,它还适用于高尔夫球场、城市绿地、花卉盆栽等。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20世纪90年代,卢忠良开始建造蚯蚓养殖场。他发现京津冀地区有得天独厚的人工耕作条件,那里南方没有湿气,冬天也不会太长。北京拥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市场认可度,其市场潜力巨大。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原材料的来源应该在农业中解决。吕忠良听说北京朝阳区常颖农场的牛粪处理一直是农场领导头疼的问题。在秋天和冬天,它们中的一些仍然可以作为农民的肥料出售,每年四月以后,它们都不能出售。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牛场,当时的情景让卢忠良记忆深刻。二三十英亩的土地被专门建成粪堆,用牛粪堆成2米多高。在夏天的一场大雨中,粪山被冲了下来,粪水流过,堵塞了下水道,整个房子都被臭汤浸泡了。此外,流入附近河流的粪便水直接造成水污染,而间接渗透使北京郊区的地下水源受到污染。卢忠良来到门口买牛粪,农场很快同意与他合作。三年后,常颖农场不仅被清理干净,还被评为“花园农场”,北京所有的农场都来这里参观学习。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河北省滦平县,一个拥有30万只鸡的养鸡场也很有名。它因县城周围有大量鸡粪而闻名,这些鸡粪有五六公里都有臭味。在与吕忠良合作后,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吕忠良饲养的成千上万条蚯蚓的帮助下得以解决。吕忠良和许多大型农场已经达成协议,双方都不会收取费用。吕忠良已经为他们计算了一个账户。一个1000头的牛场会派人去清理牛粪一年,费用是七八元。吕忠良为农场做清粪工作,条件是粪便免费使用,这样双方都获利,合作自然顺利。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捣实码头使朝阳产业的蚯蚓粪便属于高端肥料产品,普通大宗作物不适合使用这种高端肥料,因此在选择产品终端市场时要谨慎。

卢忠良的第一笔生意是为北京的一所大学提供2吨蚯蚓肥料。卢忠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肥效高,没有难闻的气味。此后,他与北京多所大学达成项目合作,先后向十几个大型绿化单位销售蚯蚓有机肥,用于园林绿化、草坪建设、花卉种植等。成为中国蚯蚓粪开发利用的先锋。1996年,吕忠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联合开发了“京环”牌蚯蚓粪专用有机肥,在北京的果树、蔬菜、主要公园和20多个高尔夫球场广泛使用,开创了蚯蚓生物有机肥的应用领域。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2006年,北京郊区的一个水果产销合作社开始使用卢忠良的蚯蚓生物有机肥。三年后,每个有机苹果的价格达到了20元;顺义一果品产销合作社使用蚯蚓肥后,果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亩产5000公斤的水果平均售价每斤增加1元,每亩收入增加5000元。1: 5的投入产出比让农民看到了真正的好处;通州区桃园,蚯蚓肥的有机桃个头大,味道好。每只桃子售价30元,每盒8 240元的高价仍然被1 空.抢购一空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卢忠良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企业供应的蚯蚓肥料只能满足10%左右的市场,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机水果、花卉、烟草和茶叶可以作为蚯蚓肥料市场。未来,有机肥有望以其良好的环保效果占领高端市场,并将“脱颖而出”。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经过20年的蚯蚓养殖,现在吕忠良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个50亩以上的蚯蚓养殖基地和10个蚯蚓养殖联盟的大型企业,年产蚯蚓生物有机肥6万吨,可为北京郊区的万个奶牛场每年消除10万吨牛粪,产值200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绿环靖宇之所以能在中国十几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是为了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吕忠良瞄准了市场最有利可图的部分,抓住机会做大做强。他说,许多小企业无法与他们竞争,一是缺乏规模优势,二是他们无法抓住最有价值的部分。目前,蚯蚓肥料是高端肥料中最具潜力的部分,但在中国能与绿环靖宇竞争的企业寥寥无几。一方面,卢忠良带领企业与多所高校保持密切合作,不断开发新技术,另一方面,巩固和拓展市场,不断拓展鲜活蚯蚓出口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与强敌竞争。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三位一体,布局产业化发展“做生意讲究三位一体。”这是吕忠良常说的话。“我们必须首先计算我们自己的帐户,并保证经济效益,这样我们才能有实力考虑社会效益。”一个行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它所走的道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卢忠良对自己的路了如指掌,从不停歇。不久前,他们刚刚签署了一个项目,帮助天津一家造纸厂处理造纸后产生的污泥。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企业将被环保局处以数十万元的污染控制罚款。项目推出后,不仅不会罚款,政府还将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盈利,这样的产业才有前途,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吕忠良总结道。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与国内企业相比,国外蚯蚓养殖已形成产业化和计算机化控制,温度和湿度可控,所有步骤均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然而,包括绿环靖宇在内的大多数国内企业仍然依靠天气吃饭,在自然环境中实现人工养殖。在美国,人工养殖蚯蚓已有40多年,全国有10多万个农场。加州最大的蚯蚓企业年产蚯蚓粪30万吨。蚯蚓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业、食品和轻工业。根据自己的经验,卢忠良坚信中国的蚯蚓养殖业也能像国外一样发展。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吕忠良用“一大一小”来概括企业未来的产业化经营——自己参与管理的部分越来越小,企业分散投资管理的份额也逐渐增加。着眼于销售和R&D,吕忠良的发展目标是在3年内扩大50个蚯蚓养殖场。据报道,已有20多家企业表示有意合作。

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越来越多的采摘园选择蚯蚓肥料,越来越多的大客户向卢忠良寻求蚯蚓肥料。十年前,中国人刚刚接触到有机食品,现在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有了发展的机会。有机食品和肥料在国内市场的潜力仍然很大。在日本,一个有机苹果可以卖到200元的高价,而一个有机水果30元已经是惊人的了;一吨蚯蚓肥料在美国的价格是400美元,而卢忠良的蚯蚓肥料只能卖到400元人民币。产品质量没有差别,国内产品甚至比国外产品更好。然而,由于消费水平的原因,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有机食品的日益普及,吕忠良大胆预测,蚯蚓肥料等生物环保肥料的价格在三到五年内可能达到每1000元一吨。“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这个行业将真正赚钱。”说到这,吕忠良充满了信心。

标题:小蚯蚓“吞吐”大产业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