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5月8日,东风日产花都二厂举行奠基仪式。这座总投资50亿元、年生产能力24万台的新工厂计划于2012年正式投产。算上花都一厂36万台和襄樊1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东风日产未来将达到7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超越日产目前最大的九州工厂。

“超负荷”考验东风日产 自主品牌只是可能选项

2009年,东风日产提前两个半月完成了年度目标,但产能瓶颈日益突出。2009年,东风日产以51.9万辆乘用车排名第六,以45.93万辆乘用车排名第五,均略低于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事实上,差距很小,主要是产能瓶颈造成的。”" 2010年,对该公司唯一的约束力是生产能力."

“超负荷”考验东风日产 自主品牌只是可能选项

奠基当天,任勇表示,公司正在通过生产设备和运营体系的调整,实现现有产能的最大化运营。“2010年宣布的销售目标是60万辆,但公司有勇气挑战更高的目标——62万辆。”根据目前东风日产46万辆的年生产能力,2009年的缺口将在6万辆左右,而要实现62万辆的目标,缺口将高达16万辆。

“超负荷”考验东风日产 自主品牌只是可能选项

据任勇介绍,东风日产采用了“三班两班”的工作制度,每班工作时间为10.5小时,比传统的三班制要长。"现在花都工厂,除了星期天,设备总是在转动."就生产时间而言,前两条生产线为每辆车1.8分钟,一年后逐渐调整为1.4-1.35分钟。琦君和小珂将由郑州日产生产的事实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超负荷”考验东风日产 自主品牌只是可能选项

任勇承认这是对工厂设备和技术人员素质的巨大挑战。“我们的oee(综合生产效率)和设备运转率应该达到99%。99%意味着设备不会有任何故障。”

对于近期合资汽车企业提出的合资自主品牌计划,东风日产总经理宋元仕明表示,“目前还没有自主品牌计划。”宋元进一步解释说,现在考虑的不是制造更多的品牌,而是“以什么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是否成为自有品牌只是可能的选择之一。”

“超负荷”考验东风日产 自主品牌只是可能选项

任勇表示,东风日产华都R&D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虽然它还没有开发出整车,但它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地化。“将来,我们将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发展。例如,中国的二线和三线城市需要更便宜的汽车。我们将考虑如何满足这些市场的需求。正在探索开发过程和基本平台。”

“超负荷”考验东风日产 自主品牌只是可能选项

事实上,为了企业发展和成本优先战略,广本在两年前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品牌战略,但后来对“概念”的推出持谨慎态度。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姚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很难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广本去年的销量刚刚达到36万辆的设计标准。相比之下,尽管一年前东风日产报告称正在讨论自己的品牌或产品,但由于产能不足,预计在2012年解决产能问题之前,东风日产很难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

标题:“超负荷”考验东风日产 自主品牌只是可能选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620.html